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博渊 《南风窗》2007,(17):78-80
韩国已成为亚洲第三个以基督教为主导信仰的国家,大国意识膨胀之下的对外传教活动固然是其经略海外的捷径,但外交资源却投送不到偏远的阿富汗。这样的阿喀琉斯之踵,对于自诩"拥有9200年文明史"、梦系"大国战略"的大韩民族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反讽与善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2.
偏信的土壤     
谢奕秋 《南风窗》2012,(7):12-12
美国目前最闹心的事,不是拯救叙利亚人民于水火,不是遏制伊朗、朝鲜的核、导开发,更不是与中国的反倾销大战,而是自己的大兵在阿富汗南部枪杀17名平民,引发阿举国愤怒,不仅危及美阿之间的撤军后续安排协议,冲击5月芝加哥北约峰会,也令美国软实力严重受损。五角大楼坚持屠村是个人行为,说幸存者看到的多名美兵是后来乘直升机空降的救援人员。阿富汗方面,卡尔扎伊政府"采信"村民的说法,一口咬定是美军集体作案,甚至称美国是"魔  相似文献   
3.
梁志杰 《南风窗》2010,(15):85-85
<正>或许奥巴马意识到面前的正是苏俄的覆辙,他想在这覆辙上做的,相比苏俄的狼狈撤退,将是美国如何体面地离开阿富汗。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首次在人事上作出非常高调的动作,把美军驻阿富汗司令麦克里斯特尔撤换。传媒归纳事件源头为麦帅在一向反军方的美国杂志《滚石》的访问中,把美国总统、副总统到驻阿大使的军事政策骂得体无完肤,是一场政治公关灾难。有阴谋论更断言这是麦帅"金蝉脱壳"的奇招,目的在于从没完没了的阿富汗战场退下火线,以保自己作为"长胜将军"、生擒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反恐英雄"。  相似文献   
4.
赵瑞琦 《南风窗》2007,(11):72-76
在北约部队犁庭扫穴般的“春季攻势”重击之下,自去年5月起在阿富汗东南部卷土重来的塔利班武装如今已露败相。它会如同车臣非法武装一样逐渐走向穷途末路吗?  相似文献   
5.
绝大多数阿富汗人支持其政府与塔利班谈判,希望借此实现和平。但阿富汗人普遍认为,该国家近20年的发展成果必须保留。多份民调显示,绝大多数阿富汗人支持其政府,对塔利班较为反感。随着阿富汗和谈进入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内部谈判阶段,阿富汗人担心塔利班的严酷统治再次出现。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迫于国人压力不得不维持和谈的氛围。而这种压力又导致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难以达成彼此都会遵循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马赫茂德·贝格·塔尔齐(Mahmud Beg Tarzi)在阿富汗近现代史所起的作用,可以同提拉克、甘地之于印度,凯末尔之于土耳其相比肩.他是20世纪初期亚洲民族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塔尔齐是青年阿富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青年阿富汗派的思想家,为阿富汗抗英运动、独立战争及独立后的内政外交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相较于对同时期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凯末尔、甘地和孙中山的研究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塔尔齐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不深入,同时大部分学者将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其民族主义思想和独立前后的相关活动上,而忽视其关于阿富汗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活动.本文着重对塔尔齐的现代化建设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阿富汗现代化建设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挟手中公权而私用、揽各方诸侯以襄助,卡尔扎伊无疑占尽大选的天时与地利。然而,竞争者的强有力表现、美国态度的暧昧、阿富汗人民的失望、塔利班的从中搅局,使得卡翁尽失人和。治国实为治人,"诸侯"与民望缺一不可。可以预计,无论谁主沉浮,当政之后首要任务必定是开启新政、平衡各方,以不负国民。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对于本民族的一种热爱与忠诚,对民族统一独立和强大即生存与发展的追求和理想。"①何为阿富汗民族主义?它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面的阿富汗民族主义,是指生活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对"阿富汗人"的热爱与忠诚,对阿富汗生存、发展及强大的追求与理想。第二层面的阿富汗民族主义,则是指阿富汗各民族对本民族的热爱与忠诚,维护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和理想。  相似文献   
9.
石渝 《新民周刊》2012,(8):56-57
美国若想从阿富汗"凯旋而归",首先要修补的不是军力,而是一个谦虚、低调、尊重的文化软实力形象。2月20日,位于喀布尔以北的美军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垃圾处理场里,有美国军人把一大堆《可兰经》当成垃圾物,扔进焚烧炉里焚烧,这令人震惊的一幕,被经过垃圾场边的阿富汗民众看到了。  相似文献   
10.
"阿富汗人"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富汗人”恐怖主义近年来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它对穆斯林国家、与穆斯林有冲突的国家及西方国家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