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凤英 《河北法学》2005,23(3):62-64
公民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民监督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公民监督的作用远 没有得到发挥。完善公民监督,应当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强化对公民监督的法律保障,完善公民监督的有效途 径,实行政务活动公开化,完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信访条例》的创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国《信访条例》对于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维护信访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重读恩格斯的晚年书信有助于挖掘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哲学的逻辑定位看,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四位一体"战略格局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促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最终为政治、文化等领域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的及时跟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有巨大反作用,从而为破解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提供新动力和赢得制度保障;文化的改革发展释放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利益格局,社会大转型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导致涉诉信访问题层出不穷。研究和解决公民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协调各方利益、畅通公民权益保障渠道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大连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入手,针对当前公民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干部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理念,多方拓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途径,使维权维稳工作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5.
侨批,仅福建、广东、海南3省特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机构,主要寄给中国国内侨眷的书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珍贵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6.
引入临床心理学技术是公安信访矛盾化解机制的一个创新,由于公安信访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其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人才既要内部解决,同时又要广开才路,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信访矛盾化解机制之专业队伍建设的创新思路是:三管齐下,组建支持公安信访工作的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信访干部的在职培训和在岗训练工作;面向全警普及临床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广开才路,建立社会援助公安信访工作的临床心理学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7.
涉诉信访在当下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关涉政治大局、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严峻的社会危机而予以问题化,并因此成为全社会的攻关对象。但是,直观地将涉诉信访问题看作主要是司法部门自身问题产物的观点是不周延的,也不利于寻求有效的对策以应对之。对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应采取系统论的分析进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国家机构系统化处理社会纠纷流程的实证分析中去发现涉诉信访问题的真相:信访问题不过是弱势群体民生困境的制度性反射。因此,应以制度创新和综合治理应对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8.
走出农村信访困境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帮助农民表达合理利益诉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以构筑大信访格局为基础,走出农村信访渠道不畅的困境;以建立农村信访代理制度为尝试,走出农村信访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为抓手,走出农村信访名不副实的困境;以营造和谐信访氛围为保障,走出农村信访环境不和谐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缠讼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障碍。我国法律转型时期缠讼现象的法律成因主要有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司法不公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纠纷解决质量,加强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人们的利益诉求空前高涨,维权意识日渐觉醒。在行政诉讼制度缺陷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信访这一维权方式,"信访不信法"成为人们解决纠纷时的常见状态。《行政诉讼法》可以以信访活动为视角,从立法理念、受案范围和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修改,从而祛除人们过多依赖信访、"信访不信法"的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