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村规民约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在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村规民约都起到了维护农村规则之治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村委会制度和村民自治的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村规民约。从制定法的角度来看,村规民约并不属于正统的国家法律体系,只能归入民间法的体系中。在民间法的体系下,村规民约有着其特殊的构成、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教学、人事和分配等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涉及国家、学校、教职工三者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围绕利益关系的种种矛盾更加复杂,迫切需要平衡利益、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工会主席面临着大量的关系协调工作,而这种协调工作只有在掌握了协调艺术,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协调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有关利害关系,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了高校工会主席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来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在新世纪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民间艺术的视觉形象主要有三个特点:造型的完美性,色彩的完整性,意象表达的神似。民间艺术形象的再造和完美,既要从民间汲取精髓,也要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卓有成效地实施公安领导与管理离不开公安领导艺术,而复杂多样的公安工作性质又决定了公安领导艺术的不同特征.文章重点论述了公安领导者在决策指挥、思想教育、目标管理、实践工作和指导工作等方面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seeks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work Roberto Matta made in Chile in the early 1970s by focusing on a series of painted arpilleras made at 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and El primer gol del pueblo chileno, a mural crea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muralist group Brigada Ramona Parra. I argue that this body of work was largely informed by the ideals of the Unidad Popular and that the artist's presence in the country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stitutional validation of popular practices such as crafts and muralism in the local artistic scene.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rules on the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After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 economic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 is provided (social goals,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ve aspects, an economic rationale for a general free trade rule integrated by selective protectionism). Using this framework the European system of circulation of works of art—result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astricht Treaty with Regulation 3911/92 and Directive 93/7—is analysed.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1) the general free trade principle ruling the Single European Market is strongly limited by rules protecting national artistic heritages of member states; 2) this protectionism—working towards countries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the European Union—i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of each member state, while, contrary to what the Maastricht Treaty would call for, an artistic heritage of European significance is not defined and no autonomous role is recognized in this field to European Institutions; 3) this system shows some inconsistencies with economic theory, as strict limits to trade are not provided when they should be required by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hysical or artistic integrity of works of art, while in other cases an unduly restrained trade may derive from highly protectionist national laws and export-licencing policies of member states. Enforcement provisions are also analysed and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system are advanced.  相似文献   
9.
章建刚 《思想战线》2004,30(6):84-87
中国舞蹈舞台演出的现代发展与突破需有三个条件 :社会环境、原创性作品和市场经营。当前 ,三个条件中仅具备社会大环境 ,而就更重要的两个条件来说 ,原创还缺乏现代作品的个性思维色彩与深度 ;市场运作缺少小而灵活的演出组合 ,以及稍小的演出场所。因而中国“舞”台的真正繁荣 ,还有待编导和舞者们、管理者和艺术经纪人的奋力突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半叶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耘 《思想战线》2003,29(1):98-102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系统全面地对这些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已经历了近百年历程。从 2 0世纪初开始发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学术价值 ,到 2 0世纪 5 0年代~ 60年代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与整理、 70年代末及 80年代的系统研究 ,直到 90年代以来的多维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