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艳红:非正式学生群体是相对那些经某级组织认可、登记、管理的正式学生群体而言的,它一般以成员间的共同兴趣与个人友谊为纽带,自发形成、自由组合、自然产生领袖人物。非正式学生群体参与人数众多,活动频繁,几乎涉及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分散和即兴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成员,并且对群体外成员也会产生一定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无罪于……     
《理论与当代》2014,(5):55-56
正陆其国在3月30日的《新民晚报》撰文指出,一所大学办得如何,校长的作为无疑是关键。清华校长梅贻琦即可证明这一点。梅贻琦上位后有权但不揽权。在清华的教授评议会上,只要教授们提出的建议有利于清华发展,梅贻琦无不赞同,谓之"吾从众"。正因为梅贻琦执掌清华有方,清华得以蒸蒸日上,跻身于名牌大学之列。对此,曾长期担任清华文学院  相似文献   
3.
套在中国文学上符咒般的焦虑彻底放下了。那只悬在楼上的靴子终于掉下来了,因为该得的奖项终于得到了莫言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引起了非常多样而有趣的反应。在没获奖之前,许多人觉得中国本土作家不可能得奖,因为作家不够普世不够风骨,总之不够标准。但瑞典文学院没理会这些微博上的议论,比我们胆子大一些。在发奖之前笔者曾多次说,如果华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是内地无可争议地最接近这一奖项的,但  相似文献   
4.
汪清 《友声》2013,(2):33-33
<正>应法国尼斯市政府、摩纳哥中国协会邀请,由全国友协主办的2012-2013年度"中法、中摩青少年跨年度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于2月21日至3月2日分别在法国南部蓝色海岸地区和摩纳哥进行。由陕西小天鹅艺术团和北京青年歌手组成的艺术团举办了两场演出及艺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1,(8):40-40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陈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在胡适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的阴谋,拒绝签名,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英淼 《民主》2011,(12):21-24
美丽的南海明珠——海南,令多少人魂牵梦萦、留连忘返。迷人的景色、宜人的气候,徜徉于此,惬意十足。当人们尽情享受椰城带来的这份恬淡时,又有多少人了解,曾有一批建设者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挥洒着青春和热血,贡献出智慧和力量。现就职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兴吉就是他们中的一个。结缘热带天堂转变专业方向1988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7.
7月2日,省政协举行第十五期"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讲座。讲座中,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以"英风  相似文献   
8.
韩丽萍 《乡音》2013,(9):41-42
她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天津"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她是天津"觉悟社"的创始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她才华横溢,胆略过人,却命运多舛,悲壮一生……与周恩来倡导成立"觉悟社"张若名(1902~1958),字砚庄,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温仁村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她自幼聪明活泼,性格倔强。1910年,父母送她到天津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张若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名  相似文献   
9.
聂群 《春秋》2009,(4):23-26
1948年秋天,济南解放后,华东大学首先在济南招生。当时,我看到有渴望已久的上大学机会,马上约了高中同学到经六路报名。经过考试,几天后张榜,于是就兴冲冲地到经七路现省委党校报到。华东大学当时设有社会科学院在商埠,文学院在现山东大学医学院,教育学院在现省委机关所在地。我当时报的是社会科学院新闻系。  相似文献   
10.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