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明是故意杀人致死,办案警察却妙笔生花,为杀人者开脱罪责。2009年5月13日,时过10年后,当年为他人开脱的警察,获刑成了阶下因——  相似文献   
2.
赵昉 《新东方》2007,(6):59-61
一、引言:狂欢的链接 《为了告别的聚会》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小的疗养镇上的不动声色的谋杀故事。杀人者在为自己作了情理上的开脱,认定药物并不能致人死地之后作别了祖国。和米兰·昆德拉任何一部小说一样,《为了告别的聚会》也充满了“昆德拉式”的“响词”——“轻”(“雅库布吃惊地发现他的行为没有重复,容易承受,轻若空气);  相似文献   
3.
<杀人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篇重要小说.海明威以他的"冰山原则"作为创作的宗旨.以<杀人者>的三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原作意境的再现、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翻译艺术的创造性三个角度来说明文学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学检案中,杀人后自杀的案件不时遇到,由于此类案件兼有他杀与自杀的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对11例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其鉴定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唐晓冬 《人民公安》2014,(10):54-57
<正>这个有罪判决意味着,帕崔莎将继续留在监狱里,而且是永远留在里面了。然而各位先不要有大快人心的感觉,别忘了,这是无期徒刑的判决。帕崔莎可以在2012年申请保释。暂时并不清楚帕崔莎是否申请了以及如果申请了是否获批了,不过,一个杀人者居然可以在监狱里熬十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13,(17):10-10
威胁感、困境感已成当今中国不分阶层、不分男女老幼的普遍感觉,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积累和拥挤了太多的东西,每个人都陷于"无处可逃"的困境之中,而仇恨和暴力恰像是一帖原始的解毒剂,它激活了我们的初级神经系统,形成了强烈的动粗反应。  相似文献   
7.
莫特 《民主与法制》2014,(27):56-57
2013年12月30日傍晚.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9岁的粟春元被杀死于家中。杀人者不是别人,正是粟春元的父母粟文广、赵冬梅夫妇。亲生父母杀子,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委?半年之后,这起父母杀子案在望城区法院开庭审理。法庭上.随着庭审深入,迷雾一层层地解开,粟文广5年中记述的40篇家暴日记,揭示了这个家庭的心酸往事。  相似文献   
8.
何进 《江淮法治》2008,(18):37-37
唐朝武则天时期,曾发生了一起杀人案,被杀者名赵师韫,是当朝的一名御史,杀人者名徐元庆,是驿站的一名仆役。杀人的原因是在赵师韫任同州下邦县尉时,徐元庆的父亲徐爽因性情耿直得罪了赵师韫,被怀恨在心的赵师韫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徐元庆为报父仇,隐姓埋名做了驿站的一名仆役,最后终于等到赵师韫到驿站歇脚的机会,手刃赵师韫报了父仇,杀人后徐元庆从容自首。  相似文献   
9.
云边客 《法制博览》2010,(18):25-25
近读鲁迅,一段熟悉的话让人又一次惊心动魄。“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丁——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花边文学&#183;论秦理斋夫人事》)。这首先让我想到了“余含泪”,他那篇“含泪劝告”的大文,对于遇难学生家长泣血提出的豆腐渣校舍,“不置一辞,不发一矢”,反倒向“弱者”即学生家长“唠叨不已”,什么“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等等。“余含泪”可谓是当今一个标准的“杀人者的帮凶”。  相似文献   
10.
胡杰 《人民公安》2012,(9):32-35
一个同性恋者的心路历程,揭开一个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是性取向的矫治,还是来自社会的理解和包容,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