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花醉     
陈援 《海内与海外》2012,(10):64-65
一入河北迁安县境,打开了车窗,好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进了车厢。朋友不无自豪地说"这就是栗花的香气。"栗花香得很特殊。不像槐花香得浓郁,不像枣花香得诱人,也不像秋天的金桂那样甜香。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似乎没有多香;不经意地闻了,似有一种庄稼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农家管栗子树叫"铁杆庄稼"的原因吧?扬花时在玉米、稻子、荞麦的大田里,不都能闻到这透出一股青气的香味吗?朋友说:"栗花香得有些怪,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对栗花香有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信法 《民主与法制》2013,(34):39-41
相约栗园捡栗子遭遇追赶跳河亡 “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香甜味美的板栗(俗称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具有益气补脾、健胃厚肠、强筋健骨、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维 《支部生活》2010,(6):52-52
一个春末的早晨,我第一次登上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城南边的白塔山。沿着陡峻的台阶拾级而上,走到半山坡时,脚步就有些沉重,正好走进了左边的一条山道,不想却多了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08,(12):63-63
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已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菜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相似文献   
5.
9月17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台办、丹东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辽宁台湾周”在美丽的边境城市丹东拉开了帷幕。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辽宁省省长陈政高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皇帝《食栗》诗中描绘了隆冬季节围炉食板栗的情趣,并称板栗有美容的功能。慈禧太后就是常食粟子粉加冰糖和面粉蒸的窝窝头,称为美容“御食”。宋代诗人苏东坡晚年患腰脚病痛苦不堪,通过服板栗半月治愈。  相似文献   
7.
正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乡石花村党支部积极谋求发展,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开创发展新局面。盛夏时节,走进松桃自治县世昌乡石花村,烈日下,村党支部书记石昌权、驻村工作组组长童维与村党支部成员在组织130余名群众安装新自来水管,场面热火朝天。村民吴文前说:"有村党支部带领我们,大家灾后重建信心十足。"石花村是世昌乡较为偏远的山村,与湖南地界接壤,全村7个村组208户930人,其中苗族群众占98%。  相似文献   
8.
缤纷世界     
《时代主人》2011,(11):25
二代身份证拟登记指纹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4日审议了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一代身份证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9.
郧西县马安镇61岁的党员教师章荣周,1999年退休后,主动担任该镇徐家湾村5组的组长。 徐家湾村5组全是山坡地.种庄稼产量很低。章荣周先后7次把山坡地的土壤样品带到镇、县农技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适宜种板栗、黄姜。在他的带领下.全组200亩山坡地栽上了板栗苗。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横》2006,(12):F0004-F0004
陶李村地处辽宁省凤城市东汤镇东部偏远山区,自然结构九分山、半分田、半分路水和庄园。全村5个村民组,180户,667口人,265名劳动力,5个党小组,26名党员。全村总面积24030亩,山林面积20500亩,耕地面积1071亩,其中板栗面积14000亩,人均1400株,共48个园区,作业道100华里,其中国家级板栗两高一优示范基地3000亩,是全国板栗五项第一(面积、人均株数、人均板栗收入、科技含量、出口创汇);人工林1000亩,柞蚕场3000亩,杂木林4500亩。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集体积累从无到现在30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