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喜欢遵义会议邮票,几十年来,我为收集、研究有关遵义会议的票、戳、封、片、卡等邮品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编组了《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的邮集,参加了全国邮展获得铜奖。我还利用有关票、戳、封、片制作了一些颇有纪念意义的邮品。遵义会议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书中指出: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  相似文献   
2.
杨仁海 《当代贵州》2014,(19):62-63
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支书杨国武仍然惦记着村里的大事小事。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用一辈子诠释了"恪尽职守"这四个字的意义。这是一次特殊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有一名党员,罹患肝癌晚期,只能躺在家里床铺上宣誓。饱受病痛折磨的他,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是,面对党旗,他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他,就是贵州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国武。2014年4月16日,他最后一次参加支部会议。半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意外事故,一个极端的上访事件也在同时酝酿2012年1月6日,宜城市流水镇的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不好啦,出事了!"突然,一个惊恐的声音传到了人们的耳朵。近处的农民纷纷向出事地点跑过去。原来是本村农民吕某被压在一根电线杆下,身体被安全带捆绑在电线杆上。鲜血从口中汩汩流出。"他正在电线杠子上卸废弃的横担,哪晓得电线杆多年没用了,一下子不堪重负,倒了下来……"乡亲们纷纷上前动手,帮忙解下安全带,七手八脚地将伤者抬往镇卫生院。但是由于伤势过重,吕某没能保住性命。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他举起火炬,头顶闪耀的荣光迎接奥运的到来;同样也是2008年,他在第一时间赶赴汶川灾区为受难群众出力加油。他的家里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奖状,铺展开来满满一桌。而这些奖状则记录着他献血近万毫升的感人经历,让他至今引以为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舍己为人的优秀青年、令人羡慕的奥运火炬手如今却因诈骗罪身处狱中,在20名被害人面前写下“忏悔书”。  相似文献   
5.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一生留下了不少佳话。1909年,王国维进入京师图书馆任编辑,后为《国学丛刊》起草宣言,倡言"学术无新旧之分,无中外之分,无有用无用之分。"这表明王国维以纯粹学术研究为志业,主张"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王国维26岁至30岁期间,曾四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但不管他怎样努力,还是不能弄懂。于是他对人说:"哲学的海洋深不可测。"众  相似文献   
6.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惠水县移民搬迁干部努力让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陈哥,你家不是停电,是空开跳了,推上去就行。""我不懂这个玩意,只有找你啦。"1月4日上午9点,何安艳和记者刚碰面不久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是住在惠水经开区明田安置点53岁的居民陈正智,他家停电了。还没来得及接受采访,何安艳便赶往陈正智家中。  相似文献   
7.
马杰 《乡音》2013,(3):36-37
1983年5月,时年69岁的著名作家梁斌的长篇小说《烽烟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至此,梁斌的《红旗谱》"三部曲"全部面世。三巨著的陆续出版,从1957年到1983年,时间跨度26年。这其中,《烽烟图》的出版最为坎坷,梁斌也经受了非人的磨难。梁斌的《烽烟图》何时写成,为何延至1983年才出版?根本原因是手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走,寻找丢失的手稿经历了漫漫之路我参与了寻找手稿  相似文献   
8.
红湖 《江淮法治》2014,(16):42-43
正这是一对最奇葩的夫妻组合,他们是为娱乐自己和娱乐家人而生的从土豪到土炕,从澳大利亚帕斯到中国东北,两个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出乎意料地走到了一起。当澳大利亚的江南成为东北媳妇后,她遭遇了各种始料不及;当东北爷们王帅变成澳洲"驸马",他把每一天的生活都变成了搞笑的段子。用朋友的话说,这是一对最奇葩的夫妻组合,他们是为娱乐自己和娱乐家人而生的。  相似文献   
9.
双面丽人     
宗廷沼 《检察风云》2014,(14):81-83
凌晨血案,丽人哭成了泪人 初春凌晨,细雨蒙蒙,一辆红色夏利出租车从上海市乍浦路美食街快速驶向南京东路,另一辆红色夏利出租车紧紧尾随着…… 前一辆车驶到银商大酒店门前缓缓停下,车厢内走出两位30岁左右的男子,一位白白胖胖,仪表潇洒,另一位也是风度翩翩,都是当今上海滩大款族新秀。他们一前一后步入大厅。另一辆夏利也在不远处停下……大厅内悄然无声。总台服务员伏在柜台上打瞌睡,门卫在楼梯边酒吧间发出了鼾声。两位男子步入大厅,一前一后向楼上客房走去。  相似文献   
10.
正汪精卫27岁时刺杀摄政王载沣,虽然暗杀失利,身陷大狱,却因此闻名天下。张学良也早就想一睹他的风采。1921年,为了联合反直,奉粤之间往来频繁,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使者,曾6次来奉天,张学良与汪精卫有了初步接触。每次汪精卫到奉,张学良都登门拜访,促膝相谈。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年轻时候我最佩服汪精卫!"客观地说,汪精卫对张学良民主爱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积极的影响。此后,张学良一路攀升,最终荣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