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资本批判具有继承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关键内核是批判,但批判并不意味着只具有鲜明的否定性特征,其中还包含着建设与实践的意蕴,其主旨是从理论走向实践。革命意味着创新,继承才可能发展。马克思资本批判维度的革命性和建设维度的继承性的统一,蕴含着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革命性和继承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为以历史原则高度认识今天的资本发展新形式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钟林 《学习月刊》2011,(2):27-28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极为抽象和复杂的问题,因为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功能性和历史继承性导致了文化概念难以获得统一的认知和定义。国外的学者已先后对它下过近200种定义,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薛长胜 《求知》2011,(12):15-16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和自身历史使命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刘汉民 《探索》2008,4(2):20-23
毛泽东批判性思维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精神的优良传统,大胆而坚决地批判一切错误的思潮、倾向和行为,充分地显示了其批判性思维的强烈的针对性,深邃的哲理性、坚定的独立性、一脉的继承性、论证的严密性和激越的战斗性等重要特征.借鉴毛泽东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个科学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未来的时代将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胜负取决于科学文化的水平。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阶段性和重叠性、多样性,是文化发展规律性之一。  相似文献   
7.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思想建设方面既表现出历史继承性,又有着鲜明的时代创新性。这保持了党的重要思想、方针、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也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提供着及时、有效的方向指引与理论总结,并不断丰富与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思想。  相似文献   
8.
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继承性和人民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在不断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 科学发展观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10.
抗战前后,中共在其文化宣传和理论上逐步形成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的特征,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也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形式,本文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民族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说明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特征对于当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