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02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217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3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灿 《法庭内外》2020,(4):42-44
以脱口秀为主要内容的网综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一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的西方语言表演形式,近来在中国似乎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原告:华信捷公司被告:机械信息研究院案由: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号:(2000)一中知初字第16号(2001)高知终字第33号1998年5月8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下发计投研函[1998]01号“关于请填报拟建和在建项目资料的函,要求各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按照其提供的项目资料及负责人资料表格进行填写,由华信捷公司建立“中国拟建和在建项目库。在下发的项目资料表中,详细列明了需要填写的内容,项目业主或主管单位只需在相应的栏目里选择即可。其中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  相似文献   
3.
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称,其为满足用户即时通信的需要研制开发了移动QQ即时通信系统。原告对该系统享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财产所有权,他人不得侵犯。2005年7月,原告发现被告北京掌中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PICA即时通信系统中.设置了登录移动QQ系统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被告的PICA系统登录原告的移动QQ系统。无偿享受移动QQ系统的服务。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原告为保护移动QQ系统服务器软件著作权而设置的技术措施,商业性使用移动QQ系统服务器端的计算机软件,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且利用了原告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客户资源,提升其竞争优势,与原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起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4.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7日至18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主办的"知识产权与网络刑事法律保护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刑事法学界、知识产权法学界、司法实务界及企业的二百余人与会。研讨会就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完善、司法认定、网络犯罪的管辖、虚拟财产的性质等目前学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从这次会议中选择了五篇文章和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经过二战后漫画出租书屋时代,伴随着以连载漫画为主体的少年杂志、少女杂志发行量的增大,漫画文化得以发展起来。现在,有人气的漫画在杂志上发表后,不仅被印成书,发行量高达十万乃至数百万册以上,而且还被制作成动画片,在电视节目、电影剧场中放映,此外,市场上还销售印有漫画人物图案的玩具、学习用具、食品等角色商品,这一切均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随之,围绕漫画的法律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翻译了三村量一先生的文章,以期对我国著作权立法、司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电子知识产权》2005,(5):48-50,60
在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著作权纠纷案件中,侵权纠纷占绝大多数,而其中被人民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并判令被告承担赔偿损失民事责任的案件又占相当比例。正确认定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确定赔偿数额对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在认  相似文献   
7.
技术措施与著作权保护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晓青 《法学杂志》2007,28(4):20-23,37
技术措施是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触、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实质上是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进行权利管理的内涵之一。技术措施对合理使用和公共领域具有冲击作用。从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宪法性权利以及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角度看,技术措施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此进行了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8.
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确立了报刊间的转载摘编之法定许可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这一制度本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考察转载摘编之法定许可制度的本源,分析其面临的理论和现实困境,究竟应该维持现有规定甚至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媒体,还是应该取消这一规则,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考虑到国际强制规则与国内法的一致化、网络媒体的强势影响以及我国现实国情的改变,应通过目前《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订工作全力祛除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合时宜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具有其正当性。在实践中,应对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作出明确的界定。由于网络时代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冲击,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著作权授权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润涛 《知识产权》2005,15(5):35-40
通过著作权授权使用他人作品是使用他人作品的通常途径,即使是数字时代的到来,也没有改变这种规则.而随着数字复制与网络传播技术紧密的结合,作品的利用异常的便捷,加上著作权授权方式的贫乏、授权效率的低下和授权成本的增加,带来著作权人对作品的失控,大量的未经授权的使用充斥着数字与网络环境,著作权人感到迷茫,极大地打击了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所以,数字时代,要把著作权人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本文从增加授权方式、提高授权效率和降低授权成本上进一步思考,深入研究了数字时代的著作权授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