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456篇
中国政治   405篇
政治理论   173篇
综合类   27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为主,而目前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时代特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重进行以下5个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多 《文明大观》2003,(10):24-24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长期稳定,是保持全国稳定的基础。本文以维护农村稳定为出发点,论述了基层检察机关通过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正确查办农村职务犯罪,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系列观点。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其根本任务是影响人格,形成德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德育、教学和后勤服务三大重点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持。而由于在培养人方面的特殊功能,德育工作往往更被置于首要地位。政教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领导的重视和老师们的支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搞德育的局面,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具体说来,政教主任在工作中,要唱好“一二三四”歌。  相似文献   
5.
张剑萍 《求实》2005,(12):33-35
当今,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其目的是唯经济功利,其手段是唯工具理性。在功利教育的框架中,德育没有它的存身之地。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文化的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既使人懂得何以为生,又使人懂得为何而生,拥有人所特有的意义世界。民族文化、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关注道德教育向民族文化回归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7.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明社会的治理模式,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高度协调、高度融洽的互动。在坚持法治的总体框架下坚持德治-法治互动,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又是社会现实的诉求。当今中国,必须通过道德法律化、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和培育公民法律信仰,才能实现德治-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培养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是我们党“三个代表”的需要,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目前,在各级各类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中,信息素质教育几近空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干部教育内容设置上的偏缺。我们应当看到,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人,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质迫在眉睫。一、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