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9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天津市妇联为个案,应用摩塞框架对妇联的下岗女工再就业服务进行了社会性别分析,目的是探讨下岗女工再就业服务在推进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主流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反思再就业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下岗与失业双轨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完善和统一失业保险制度是实现下岗和失业并轨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确立筹集失业保险金的制度化渠道 ,强化失业保险金扩面征缴 ,提高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 ,以解决现时“三三”制难以保障失业保险基金足额到位的问题。为此 ,工会在实行厂务公开、参与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等方面应积极维护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中,组织者的人格素质及能力,对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组织者的人格素质,不仅有利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下岗和失业职工再就业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途径,对于我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全面完成国民经济计划,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级政府及工会组织要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切实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认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培训,完善其心理防御机制,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面临着失业问题的严重局面,已采取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失业治理的方向应当是压缩供给、扩大需求,即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压缩劳动力供给;国际国内并重,积极拓宽劳动力需求。  相似文献   
7.
下岗失业人群、外来流动人群是我国的两类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引发了大量的治安问题,我们应当加强高危人群管控系统建设,重点建立网上源头信息管理机制、网上作战机制,网上管制机制,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兰玲 《行政与法》2004,(4):46-48
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传统文化对大众心理沉淀的影响,造成女性在性别意识、现代科层制分工和文化行为定位上的劣势地位,大量女性下岗。如何使失业女性重新就业,不仅是社会和组织需要解决的课题,更是女性自身亟待处理的问题。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再就业的先决因素。本文从与人的主体意识相关联的五个方面(自强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探讨人的主体意识与再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归因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自我服务倾向。即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不好的行为进行归因时 ,倾向于将之归于外因 ;而人们在对别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归因时 ,倾向于将之归为内因。反之亦然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下岗职工归因时同样存在着明显的“自我服务倾向”。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中职工地位的巨大变化所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失衡。对这一倾向进行认真研究 ,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积极的引导 ,有效地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家政教育是女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观念教育、培训教育和宣传教育等渠道,促进下岗女工选择家政行业,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