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直接税比重是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实现途径,但可能同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当政府降低消费税,如果维持长期总税收不变,那么不管是提高工资收入税税率还是资本收入税税率,经济中的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减;从长期看,提高直接税比重会降低消费者福利,但是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代际受益。相比于提高资本收入税,提高工资收入税税率在长期给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福利带来的负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7,1(10):56-61
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利润是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但是,今日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这时候经济学家们照搬马克思的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对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润是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In many types of social situations, individuals defend their claims to a portion of the rewards by arguing that they are just. Although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ndividuals differ in their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and thus their beliefs about what is fair, the literature curiously omits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differences, especially the conflict they may engender.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few attempts to address such justice conflict. The limitations of these approaches suggest concerns to be addressed in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is alternative that integrates assumptions about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justice beliefs, conditions fostering the emergence of justice conflict, and elements of negotiation processes as a basic framework for predictions about the bargaining strategies individuals may employ to resolve competing justice claims.  相似文献   
4.
Research Digest     
《Negotiation Journal》2006,22(1):5-11
  相似文献   
5.
保证职工的合理报酬,是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还存在较严重的形式化倾向。工会组织是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协调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推行者和执行者,在工作中无疑应该注意消除这种形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家庭支持政策是影响女性就业和生育兼容性的关键因素。公共托育服务的普及、托育成本的下降、托育开放时间的延长以及生育假期制度有利于提高女性就业和生育的兼容性。因此,应对托育制度、生育假期和生育津贴制度进行完善,并对贫困生育女性提供托育支持和技能培训,以提高我国女性就业和生育的兼容性,优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集体合同制度施行以来,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并日趋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集体协商一方主体-----职工主体缺位。  相似文献   
8.
集体协商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分析其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产生发展和在我国实施及废止的历史可看出,它与一定的经济体制及特定的劳动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路径之一,这是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节的历史经验、汲取我国过去及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改革顶层设计正成为中国政治领域中的新概念。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已成为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要义。其中,初次分配中的工资协商共决,更成为政府和劳资双方致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质是经济利益的协商,协商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协商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协商过程中财务信息的运用。研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涉及的若干会计问题,目的是引导协商主体,充分利用财务信息,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