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人大工作》2006,(6):63-63
32年前的一张300工分的白纸欠条,居然兑换了实实在在的600元现金——湖南芷江县木叶溪乡的泥水匠张应乐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当年人民公社的公债,现在的乡政府给还上了。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与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建国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入手,列举了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困境与阻力,并进而提出人民公社制度是为了摆脱困境的一次制度创新与实验。尽管这种超越现实生产力状况的制度模式事实上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却在打破农村传统生活模式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水县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闻名遐迩.它对于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广泛且深刻.  相似文献   
4.
钱昊平 《协商论坛》2006,(10):36-38
从1962年至今,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44年,那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生产方式。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周家庄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000余元,而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3255元。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显示,这个“人民公社”仍具有一定活力,但该乡党委书记雷宗奎仍觉得集体经济缺乏一种能想到但又看不见的积极性。在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将何去何从,依旧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孔力 《政府法制》2012,(16):44-46
1958年7月初,喳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诞生,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世界上继巴黎人民公社后的第二个人民公社,这里也是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同年11月13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喳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带头人后。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形式便波及全国。1983年,喳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修葺一新的公社旧址已对游客开放。拂去岁月的烟尘,那荒诞的一幕渐次清晰。  相似文献   
6.
刘益飞 《廉政瞭望》2012,(21):50-50
劳模资源被浪费 1980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在向全国人民公社以上党委转发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时,写了一长段批语,批语中在批评和分析一些劳动模范存“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严重错误时,并没有将责任都归咎于个人,而是从全局的意义上深刻指出:“一成为劳动模范,就一定耍当从上到下的各级党代表、人民代表或其他代表,一定要担任从上到下的各级党政机关或群众团体的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7.
马云龙 《政府法制》2012,(36):18-18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丰十会主义改造”风暴中,寇学书这位挚爱土地的老农居然一直顶风到底.拒绝把他的三亩半地交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他的三亩半私有土地成了“红海洋”中一个奇迹般的蓝色存在,而他独立于“集体”之外的“单干户”身份则早已是中网农村中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大家熟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头三十年,在我国农村主要实行的是政经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作为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它为工业化初期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劳模资源被浪费1980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在向全国人民公社以上党委转发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时,写了一长段批语,批语中在批评和分析一些劳动模范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严重错误时,并没有将责任都归咎于个人,而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在广大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部分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饥荒。由于饥荒的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人口的大量非正常损失,在这些地区中河南信阳是一个典型。本文借助河南信阳地区已公开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相关人员的回忆、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已发表的学术文章,分析1958~1961年大饥荒期间该地区人口的变动趋势,特别对人口变动量进行了计量考察;进而分析饥荒形成的制度性原因,以期对解决当今的农村治理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