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1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军事日"活动。部机关及直属单位60多名领导及干部职工一起到武警宁夏总队训练基地,参加了以"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暨军事实践日活动。  相似文献   
2.
刘江 《新青年》2015,(3):4-5
人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上/被一束阳光刺穿/转瞬即是夜晚。这仿佛就是梵高一生的写照:忍受着孤独和鄙夷,画画,直到死去。︾1.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布拉邦特省的一个村镇,梵高家族是欧洲最大的画商家族。可梵高是不同的,他为画廊赚钱的事失去兴趣,当顾客征询他对某幅画的看法时,他会毫不迟疑地说出那画是如何的糟糕。而顾客呢,自然就不买了。画商是做不成了,又经受了失恋打击的梵高决定当一名牧师,在博里纳日,梵高生活了两年,两年中,生性善良的梵高亲自下矿井体验生活,他同情矿工  相似文献   
3.
朋友讲过一个故事,我至今难忘。原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梁东带艺术家去沂蒙山区体验生活,在当地饭店“打尖”,店家姥姥十分热情,围着饭桌连声问招待是否有不周全处。梁东看着饭菜间轰之即去、去了又来的成群苍蝇,无奈地说:“您看这苍蝇,老在饭菜上落……”可他话没说完,姥姥便满脸认真地答道:“咦,它又吃不了多少!”那真诚的劝说与宽慰,以及话语间隐存的对京城客人悭吝不容物之嗔怨,逗得满桌艺术家惊诧复粲然。  相似文献   
4.
佚名 《工友》2012,(11):52-53
《北京青年》以"重走青春路"的口号,记录着四个青年活出自我,结伴上路,体验生活,寻找人生目标之路。青春,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回过头来去重拾逝去的时光,去重新改变过去的生活,但是,青春何须重走?我们早已上路。  相似文献   
5.
古小月,是一个近年被全国影视观众所熟知的名字,因为他和我们所敬仰的伟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联系在一起。是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伟人形象,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敬和喜爱。今年7月,由于要筹拍一部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的电视剧,古小月来河南体验生活。记者与省武警总队刘川平副总队长一起,陪同古小月先生走遍了毛泽东在郑州时去过的邙山、花园口、黄河迎宾馆等地。古小月很敬业,大热的天他一直穿着毛主席标志性的中山装,细心体会着主席当年的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6.
张邑 《求知》2020,(3):42-44
进入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更侧重于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品味文脉历史,体验另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即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生活与古人有了一个重要的差别:增添了许多机器。机器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感觉是,生活速度越来越快了。偶尔翻一翻唐诗宋词,顿时感受到古人生活速度的缓慢。夜  相似文献   
8.
童玉财 《人民调解》2006,(12):25-25
在浦东新区合庆镇益华路益华小区,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非常认真地在小区内拔草、扫地、捡垃圾,等一切做好后再开着一辆北京现代轿车悄悄离去。起初大家还以为这个人是来小区体验生活的,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是来小区参加公益劳动的。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     
北海 《工会博览》2013,(32):45-46
下午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变形记》。它说的是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互换体验生活的故事。城市家庭的孩子周云峰,去贵州山区农村一个姓陈的家庭体验一个星期的生活。陈家的孩子陈玉林到周家体验生活,两个孩子都是十四岁。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4周年诞辰。老舍先生虽然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依然影响深远,他的人格魅力依然留存在人们心间,温暖人心……北京人艺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回忆说,老舍先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了解人,热爱人。老舍在写话剧《女店员》时,到店里体验生活。一进店就和店员们、大妈们打成一片。1950年写《龙须沟》,他来到当时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向当地居民嘘寒问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