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英时先生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近现代具有“批判的精神”、代表“社会的良心”这一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出现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十八世纪,而中国史上自孔子以来的“士”则大致相当于西方学人所刻画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仅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治而议论、修己以敬等具体表现。余先生在中西方比较中凸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及其文化传统,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维度上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禾刀 《江淮法治》2013,(16):57-57
近代中华,命运几番沉浮。《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一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当代10位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学者的采访对谈整理而成;围绕中国改革的主题,涉及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社会转型、经济变革、司法改革、民生保障、文化重建、道德塑造等关系每一个中国人命运的重大命题,深入剖析一百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转型的真实内在逻辑,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今日中国寻求历史方向性的道路。该书撷取的访谈虽各有侧重;但最终均归结聚集于两  相似文献   
3.
读书     
正《抗日战争的细节2》魏风华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历史一旦被总结,就会被扭曲;只有翻开历史的细节,才能看到真相!本书犹如历史侦探,为您一一还原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  相似文献   
4.
书架     
《当代贵州》2014,(30):59-59
正《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钱穆著出版:九州出版社《论天人之际》作者:余英时著出版:中华书局《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作者:陈钦著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美的沉思》作者:蒋勋著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张汝伦 《人民论坛》2011,(11):178-180
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生在18世纪中国的章学诚面对的问题是挽救当时经学的流弊,即只讲求训诂考据而不顾义理。而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的直接目的,则是要推翻西方传统历史思想。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6.
揭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起源和追索现代理性资本主义所承载的伦理精神,乃韦伯论题的一体两面,而重塑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则是潜藏在韦伯竭力避免“价值判断和信仰判断”的科学话语之下的一个意图。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承接,一方面纠正了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于近世儒家工作伦理的误读;另一方面他试图得出“恰好与韦伯相反”的结论,即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能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的基础”的努力,则并不完全成功。而余英时对“韦伯论题”论述方向的转换,则通过对明清儒学、儒士之“转向”的考察分析,表达了一个与韦伯不一样的关怀,那就是,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何处是儒学、儒士,特别是作为儒士后代传人的现代知识人新的出路、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使得章实斋的历史观念不可能与柯林伍德的历史观念如此地不谋而合,更谈不上这两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是十分惊人。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南风窗》2012,(8):100-100
《藏漂》穆戈著东方出版社2012年2月版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在上个世纪末于西藏体验了4年的高原生活,后用10余年的时间去打捞4年的阅历。在动笔的6年里,他把自己淹没  相似文献   
9.
余英时在香港新亚书院时曾是钱穆的弟子,有《一生为故国招魂》之文纪念恩师。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一直践行招魂之理念。《魔山》的作者托马斯·曼曾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余英  相似文献   
10.
陈怡 《人事天地》2007,(9):32-32
不久前,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获得了世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奖项“约翰·克鲁格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香港学者李欧梵曾称这位30年的同行是个逍遥自在、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但遇不平之事要说话,任何强大的势力在他看来都不觉得有什么重要。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