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俄罗斯共产党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以来,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议会笫一大党,并成为总统选举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是,不多几年,俄共就开始衰落。时至今日,俄共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俄共缘何如此大起大落,其问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政党政治生态环境的分析,对俄共缺乏自身正确定位的分析,从深层次解析其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实行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形成了自己的党内民主价值观.他认为,实行党内民主有助于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有助于激发党的生命活力,有助于实现党的科学决策,有助于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3.
齐岳峰 《小康》2012,(4):68-69
正面对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俄共经历了十几年的兴衰沉浮。作为合法体制内的反对派,它又必须以相对妥协的姿态参与由普京政权缔造的多党政治规则。在困境与选择中,俄共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1921年6月至7月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张太雷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大会,这很容易让人认为张太雷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但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张劲教授文章所引证之材料,大多带有演绎的成分,尚缺少令人信服的确切史料。相反,却有不少材料能够反证张太雷不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且有的材料史料价值极高。实际上,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中提到的共产主义组织与中共早期组织并不是一回事,却与维经斯基等俄共(布)党员在华组织的革命委员会高度契合。张太雷极有可能是柏烈伟领导的天津或北京革命委员会的成员并加入俄共(布),后经柏烈伟介绍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并被远东书记处委派参加共产国际三大。由于张太雷不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严格来说他当然不具有代表中共早期组织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的资格;又由于张太雷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且青年团是党的一个事业机构,自然属于中共早期组织体系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者宽泛地说,张太雷是具有代表中共早期组织出席共产国际三大资格的。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于1990年6月。1991年“8·19”事件后,叶利钦趁打击苏共之机禁止了俄共的活动,由此引发“苏共案”。1992年,俄罗斯宪法法院对“苏共案”做出裁决,俄共解禁。1993年,俄共恢复重建,成为合法政党。自此,俄共以体制内反对派身份开启议会生涯,一度成为国家杜马第一大党,实现了组织复兴。普京上台后,进行政党制改革,加强对议会的控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分化、打压俄共俄共步入低谷,失去了国家杜马第一大党位置。俄共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并逐渐发展定型。在近三届杜马选举中,其得票率波动回升,长期稳居国家杜马第二大党。总体而言,俄共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当局。在有限生存空间内,俄共长期稳居议会第二大党的关键在于自身。在诸多属性中,反对派立场相对不稳定,是影响其得票率的重要变量。俄共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与当局趋同,削弱了其反对派政党底色。应对地缘政治事件的战略风险以及长期存在的自身局限是俄共面临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领袖,他关于党的全面领导思想做过许多重要论述,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面领导思想,包括对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和重要性的认知、对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阐释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深入研究列宁党的全面领导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岳 《前线》2021,(3):89-90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持续了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年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使苏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20年,苏俄工业产值只相当于战前1913年的13.8%。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让列宁下决心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让千疮百孔的国家重获生机。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13天后,全俄中央执委会一致通过了相应法令。  相似文献   
8.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初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列宁为巩固俄共(布)的执政地位,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重温列宁关于俄共(布)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理论,总结其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意识以及夯实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元宫 《党的文献》2011,(2):115-117
20世纪初,有数十万华工留居苏俄境内,其中的一部分人先后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他们亲身经历了十月革命,是最先践行马列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为便于管理华人党员、进一步推动旅俄华工革命活动的开展,1920年6月俄共  相似文献   
10.
1月1日俄开始通过斯科沃洛季诺—大庆输油管道向中国输送石油。1月4日俄能源部公告称,2010年俄共开采了6 503.11亿立方米天然气,较2009年增加11.5%,出口量同比增加10.6%,达1 849.44亿立方米。2010年俄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