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9):53-53
【原文】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弩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龙下车抚矢日:“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日:“龙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龙对日:“昔者齐景公之时,大旱三年,卜之日:‘必以人祠,乃雨。’景公日:‘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相似文献   
2.
景阳  张路安 《人民论坛》2010,(7):238-239
公孙龙的名辩思想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其恢弘气势和广阔内涵体现了赵人"慷慨悲歌"的文化气势,高度的思辩性体现了赵人敢于标新立异的文化风范,逻辑论证和语言分析的科学方法体现了赵人"设智巧"的文化风尚,对纯思维的反思与关注发扬了赵国以人为本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3.
胡伟 《淮海论坛》2012,(2):48-48
“白马非马”是一个典故,创造这个典故的是战国时著名的诡辩老祖公孙龙同志。 这个典故是这样的:有一次公孙龙骑着自马入函谷关。在城门口被守城的小兵拦住了。关吏说,“人可入关,马不能”。公孙龙辩道:“自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关吏说:“白马怎么不是马”?  相似文献   
4.
围绕"白马非马"人们至今依然颇多争议.争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主要集中在公孙龙所力辩之"白马非马"究竟说的是"白马不是马"还是"白马有异于马",以及公孙龙对该命题的论证究竟是不是诡辩."白马非马"不宜理解为具有部分相异关系的"白马有异于马",公孙龙在对该命题的论证过程中的确带有一定程度的诡辩因素,但并不能因此断言它是一个纯粹的诡辩.  相似文献   
5.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在《白马论》中的核心论题。公孙龙为了达到"以名正实",而强调"马"、"白马"这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将"白马"、"马"这两个种属关系的概念说成两个不相容的概念。同时,他将事物与事物的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脱离,只看到其相互对立面,并将其无限放大,造成了"白马非马"的谬论,陷入了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泥潭。本文通过对公孙龙"白马非马"误证进行考察和反思,澄清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实质,阐述和谐文化建设中"和而不同"的基本态度,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华 《政府法制》2013,(6):49-49
老子:非大智若愚而不能画之孔子:有足者,仁义之蛇也 公孙龙:有足之蛇,龙也.农民:画蛇添足者,城里人也,洋人:蛇有足是对上帝的不恭。  相似文献   
7.
"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公孙龙的成名之作,这-论题究竟是诡辩还是逻辑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以对"非"语义的理解为线索,结合对原文的理解,以此作为判明这一论题究竟是逻辑还是诡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孙龙者,凡读到过中学的国人,大约都是知道的。公元前320年至250年间的某日,他骑一匹白马出城;在城门口,被关吏拦住。  相似文献   
9.
曾祥云 《湖湘论坛》2009,22(4):38-42
公孙龙子》书中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坚白石二”、“白马非马”、“二无一”诸辨题,因为其表述上的超出常识而常常遭到曲解。实际上,从现代语言哲学角度来看,这些辩题不仅不是诡辩,而是揭示汉语言文字系统特征的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