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7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55篇
工人农民   2411篇
世界政治   10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2720篇
中国共产党   2938篇
中国政治   6066篇
政治理论   1356篇
综合类   211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1314篇
  2013年   1303篇
  2012年   1432篇
  2011年   1674篇
  2010年   1633篇
  2009年   1850篇
  2008年   2098篇
  2007年   1399篇
  2006年   1240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劳动者权利进行保护是宪法的内在要求.劳动权不仅涉及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同时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陷入缓慢发展,疫情给社会本身和大多数劳动者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障劳动者权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全国人民心中最温暖的节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深入基层,到群众身边,拉家常、问民情、访民生,送去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节日期间,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着力完善制度政策、落实保障待遇、强化巡视探访、优化关爱服务,坚守一线、温馨守护,让各类困难群体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相似文献   
4.
5.
儿童抚育从家庭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由此诞生了照料和教育儿童的专门职业--幼儿教师。本研究关注幼儿教师职业群体,基于田野调查与访谈,从情感劳动理论视角对其劳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情感规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作为照料者,他们被期待付出"像妈妈一样的爱",与幼儿建立起亲密情感联结,并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他们需要遵循"温柔而坚定"的情感规则,管理负面情绪的表达,并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本文还讨论了幼儿教师在情感劳动的实践中面临的不同情境以及应对策略,包括工作环境的压力与限制、教师与家长之间部分理念与行为相互冲突背后隐含的期待,分析了园所类型可能对幼儿教师情感劳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张成林 《奋斗》2021,(2):54-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创业,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成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企业家怀仁爱之心,施仁义之举,捐款捐物捐服务,迅速复产保供应,折射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赋予企业家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1922年5月1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作出决议,将每年1月17日定为黄爱、庞人铨殉难纪念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两人为“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黄爱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中国社会运动史的光辉一页。黄爱遇害牺牲后,获知噩耗的毛泽东极为痛心,两次为他主持召开追悼会,并题写挽联:“奋斗为终身,千古伤心是工运;取义拼一死,九泉含笑亦冤魂”。  相似文献   
9.
开展好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发挥劳动育人机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榜样教育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努力探索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视点:通过探寻榜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以拓展劳动育人的资源;完善榜样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丰富劳动育人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实现榜样精神的内化,落实于实践行动,实现知行合一,让榜样的教育价值“活”起来,使其在劳动育人机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