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夫卡的<变形记>在看似绝望荒诞的艺术世界深处,潜藏着渴望人们正视荒诞,反抗荒诞,进而超越荒诞,重建乌托邦的深刻期待.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 《党政论坛》2012,(22):30-30
布拉格对我的诱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亚人,还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话“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歌德这句话是200年前说的,那么今天的布拉格呢?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非同寻常的社会风暴之后,布拉格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展示了新旧时代交替过程中,仪式与暴力的运行方式的变迁。在古旧的刑罚体系中,绘制仪、耙等工具以不同的功能在十二个小时的行刑仪式中展演暴力;而人则在仪式化的暴力下,被降级为动物性、工具性的存在,丧失反抗能力,臣服于暴力。作品中新指挥官上任后的新时代,仪式式微,权力空间从公共景观转向封闭场所,惩罚对象从肉体转向灵魂,暴力隐匿。但是,式微的仪式仍有着潜在的力量,暴力终会以某种形式复归。  相似文献   
4.
佚名 《中国减灾》2012,(1X):37-38
<正>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26)
卡夫卡的作品看似夸张、怪异,实则真实可信,这一切都源于他独特的艺术真实观。卡夫卡的文化出身和写作方式决定了他的美学观,反对复制和再现现实生活,他独辟蹊径,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变形、动物题材和细节真实是卡夫卡表现艺术真实的主要途径,而隐藏在荒诞、怪异、夸张的表象之下的才是最大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专门处理海洋法争端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 ,成立至今处理的大多是关于“船只和船员的迅速释放”的案件 ,“蒙特·卡夫卡”号案即是此类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法庭对“蒙特·卡夫卡”号案的审理可知 ,法庭在有关“船只和船员的迅速释放”、规定“临时措施”以及有关海底争端的案件方面具有强制管辖权 ,这使法庭在处理海洋法争端方面处于独特的重要地位。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法庭不是处理海洋法争端的唯一机构。实践中 ,更多的海洋法争端被提交到了国际法院。基于此 ,我们应正确认识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缥缈 《南风窗》2007,(24):68-71
"鸟笼子出去了,去寻找鸟儿。"这句看似糊涂实则精辟的名句,出自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港股直通车",其实很像"卡夫卡的鸟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卡夫卡的书信、日记、随笔为依据并和他的小说相互印证 ,以“恐惧”为中心 ,去理解他的生活、写作以及他的整个生命 ,认为“恐惧”对于理解卡夫卡及其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叶竹盛 《南风窗》2014,(8):10-10
<正>法庭的配置不亚于一个精心布置的剧场;庭审的程序一环接一环,再加上种种要求、种种限制,法庭看上去是一个很"麻烦"的地方。但是作为实现正义的场所,这些也是必要的代价。不久前,"死磕派"律师迟夙生到长沙开庭,庭后发了一条微博,曝光了公诉人在法庭上的"雷人雷语"—"这里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这句因为极端反常识而显得很傲慢的话,迅速传遍了网络。  相似文献   
10.
曹焕然 《当代工人》2011,(23):34-35
不急艺术家直到我不情愿地把手从口袋中伸出,哆哆嗦嗦地拿着相机对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布拉格的街道上了。之前知道这里仅仅是因为卡夫卡、昆德拉、跳舞大楼、那只小鼹鼠……但现在,目之所及都是欧式别具一格的红瓦黄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