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婷  徐丽红 《工会论坛》2005,11(1):77-78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应从战略的高度采取一揽子改革措施 ,除了进行战略的产权改革、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以外 ,国有银行 (或国有控股银行 ,下同 )必须进行战略性的成本管理以练好内功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李智 《小康》2005,(8):45-46
企业融资,在大多数国家似乎都不太可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在制度与法律的保证下,这一市场行为极为普遍。而中国却并非如此,只要是企业与资本有关联,无论是大是小,九成都会化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究其原因,银行的“嫌贫爱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好像天生就有不忠于银行的“基因”。尤其是在双方产生巨大的利益纠葛后,更容易使一部分国人和媒体的窥私心理产生冲动。2005年6、7月间,在国内财经界要闻频出之际,一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试点中小企业信贷”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银行界高层在各地频繁亮相…  相似文献   
3.
杨军 《南风窗》2007,(16):68-69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实行员工持股改革的银行,建设银行的改革是按照中国金融业股份制改革的设计路径在走,是走在前面的尝试者。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尽快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并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白哲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1):40-41,107-108
我国国务院于1999年决定组建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和中国东方等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和处置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几年过去,四大资产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业务将逐步淡出,商业化转型的发展路向基本明朗,因此需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营造有利的法律环境:第一,改革资产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培育商业化收购的债权市场,完善债权转股权制度;第三,完善企业债务重组模式,提升不良资产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形成一个持续性的学习型社会体系。国有银行是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当然需要把国有银行建成一个持续性的学习型国有银行,从而使国有银行获得和保持不竭的创新有力。国有银行这种创新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业务、技术创新能力,使国有银行保持强劲持久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闫彦明 《检察风云》2013,(17):18-20
经过艰难探索,我国终于在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上限的基础上,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目标,该《通知》还明确了推进措施。消息的发布如重磅炸弹,引发了财经界的热议,也触发了银行股一波小的震荡行情,其原因在于各界普遍对利率市场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6,(1):1-1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争论的一年,这些争论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医疗体制改革是否失败,教育市场化导向是否可取,经济学家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矿难会频繁发生,“以市场换技术”是不是一种可取的发展模式,国有银行上市是否属于贱卖。争论如此集中,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10.
郭闻 《法人》2006,(2):46-48
一旦上市,中行作为第一家整体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而将载入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册,肖钢将成为领导国有银行走向海外市场的最年轻的银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