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人在江湖走,不能完全不沾染世事。有熟人远兜远转,托我为一名"美女诗人"站台——是一名土豪心仪的女神。我推托再三,最后土豪亲自打电话来,用浓浓乡音连声道:"我们是老乡,她是真的很漂亮,很纯真,很热爱文学……"美女作家的诗,就是几句车轱辘话分了段,诗集却装帧精美得过了分,恨不能如《圣经》般纸缘镀一层金。我倒为土豪的话好奇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女子,可是沙仑的水仙花,谷中的百合花,以其清更加颠倒众生?一见面,大吃一惊:相貌平常、满身乡土气息的女孩子。很木讷,没读过什么书,也不太会人情往来,对周围工作人员,只会反复说:"谢谢。"口音  相似文献   
2.
GULU 《新青年》2013,(1):22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理由呢?没有理由。如果有一把清亮的好嗓子,也有不惧场的好性格,还有喜欢诗的好品味,那么这样的人,定会喜欢朗诵诗。有多少人呢?依照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对生活里喜欢诗的人的统计———"倘若不把每个人必上的学校/和诗人自己算在内,一千个人当中大概会有/两个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之死     
李兴濂 《各界》2013,(6):72-74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祖籍海宁(今安徽芜湖市),后来定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朱淑真的诗词清浅流丽,真挚感人,后代文学家推崇备至,把她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堪称宋代的“词坛双璧”,朱淑真是宋代继李清照之后又一位卓有成就的女文学家。  相似文献   
4.
5.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这是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绩效与薪酬能否如同根与叶“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相似文献   
6.
人在江湖走,不能完全不沾染世事。有熟人远兜远转,托我为一名“美女诗人”站台——是一名土豪心仪的女神。我推托再三,最后土豪亲自打电话来,用浓浓乡音连声道:“我们是老乡,她是真的很漂亮,很纯真,很热爱文学……”美女作家的诗,就是几句车轱辘话分了段,诗集却装帧精美得过了分,恨不能如《圣经》般纸缘镀一层金。我倒为土豪的话好奇起来:这是什么样的女子,可是沙仑的水仙花,谷中的百合花.以其清更加颠倒众生?  相似文献   
7.
尚志发 《奋斗》2008,(10):59-59
辽王朝到了第九代皇帝天祚帝上台时,已是人命危浅,日薄西山的境况了。可悲的是这位亡国之君并没有看到历史悬在他头上的刀剑,竞把末代当作盛世来享乐。涂炭草原、躁躏朔野、欺凌部弱、炮烙忠贤。这个伟大民族开创的“鼓行寂外,席卷河朔,树晋植汉”,(《辽史》)煌煌二百年的万里帝国,终于灰飞烟灭。而这场悲剧的最后一幕.历史竞令人痛惜地牺牲了黑土故园鸿蒙初辟的第一位女诗人!辽国皇妃萧瑟瑟,史称文妃。  相似文献   
8.
谈理 《理论月刊》2000,(2):35-35
柳隐,字如是。一位生活在明末清初动荡社会环境下的坚强女性。她身世悲苦、命途多舛,先是被人拐卖、沦落风尘.继又数为人妾、遭妬受诬,龌龊的时风让她几乎尝遍了人间的一切痛苦,可她却能如出水芙蓉,不屈于劫难,以高远的志向和顽强的精神,展现着美的姿容与品格。她在与几社爱国文人及诗坛盟主钱谦益的交往中,一方面坚持参与抗清复明的秘密活动,一方面刻苦习文以抒襟怀.并充分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和过人的见识,终于成为武效梁红玉、文比蔡文姬的著名女诗人,既名冠当时,又为后世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阿蛮 《公民导刊》2013,(9):59-59
<正>邢小群的《我们曾历经沧桑》一书,记录了五位现当代历史民间亲历者的口述,以若干片断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灰娃是一位12岁就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诗人。《传奇与美丽》记录她的革命经历和三段婚姻故事,尤其是她以一个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吴越地区的女性文学活动异常活跃,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其中女诗人汪端的咏史诗和论诗诗开辟闺秀文人创作的新领域.她的诗学天赋和独特的成长背景是她能够在清代才女中独树一帜的先决条件;她虽身为闺秀,然其咏史诗却显然流露出一股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汪端对性别意识的表达比较含蓄,对婚姻和家庭的感受在诗歌中鲜有体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性的声音.汪端诗集<自然好学斋诗钞>,是她对历史的评价和时女性角色的认知的载体,体现了她闺秀和学者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