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3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3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九成消费者在喝“糊涂奶”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可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纯鲜牛奶时,大多只注意品牌和生产日期.很少有人关注其成分。  相似文献   
2.
时事评点     
《法人》2013,(4):14-15
3月2日,政协会议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发言人吕新华针对香港奶粉限购事件说:"我看到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数字说,我们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99%奶粉合格率看上去很美市场是最能反映大众商品信赖度的地方,而所谓的数据在公布之后,究竟能有多少市场指导价值,现在看来似乎是落入无人喝彩的窘境。喝国产奶粉喝怕了的消费者,已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一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诸如在三公经费、舆情应对、惩治腐败、监管缺失、行政不作为等方面的表现:在处理重大事件,如“三鹿幼儿奶粉事件”、“动车事件”、“小悦悦事件”及不时发生的房屋强拆事件等上面的表现,屡屡遭到公众的质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还通过对政府监管的行业不信任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湮灭的燕事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2,(17):74-74
每逢"雀巢奶粉""、雀巢咖啡",总念及失散多年的燕窝。我最近一次遇见它,约8年前,在北京白塔寺附近,途经一门楼时,忽闻一缕怯怯的唧喳声,像从雾里钻出来的。至今,那声犹在耳畔,难以名状,却是对"呢喃"的最好注释。循着那声,我瞅见了久违的燕窝,在门楼内侧的横梁上。  相似文献   
5.
李克诚 《南风窗》2012,(10):66-69
奶粉,也许再没有其他一种物品,能像它这样牵动亿万国人的敏感神经和复杂情感。原本普通的食品如今享受着奢侈品的超规格"待遇",成为诱惑走私者和"水客"们铤而走险的商品,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和家庭、阶层的象征,成为各种传言、阴谋和利益附体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阿计 《楚天主人》2012,(8):36-37
前不久,一些企业被曝使用工业明胶制造铬含量严重超标的药用胶囊,震惊全国。从"毒奶粉"到"毒胶囊",与公众生命健康权最为密切的食品、药品领域丑闻不断,个中缘由,通常被归结为法律制度欠缺、监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中国审判》2013,(10):31-31
<正>在法的实然层面,发改委开出巨额罚单重罚6家奶粉企业,有我国反垄断立法明确的依据,对这6家奶粉企业以及潜在的违法者实施垄断违法行为也确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罚款全部上缴国库的处理方式在我国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然而,在法的应然层面,对此案却有研讨的必要,我国反垄断立法也有借鉴国外相关立法、改进完善的空间。涉案的奶粉企业实施垄断违法行为侵害的是不特定消费者的扩散性利益,而不是国库所承载的国家利益或只能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所代表的抽象的公共利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上海7月29日电:近期,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价。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来第四度调涨。洋奶粉究竟为何轮番涨价,成本上升、配方调整抑或是改换包装等涨价理由,站得住脚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给了人们一些"说法"。"洋奶粉"凭什么变"半年一涨"为"一季一涨"?"洋奶粉"凭什么对涨价这么有底气?表面上看应该反思的是"洋奶粉",然而,更值得反思的却应该是我们的奶粉企业。是你们不坚持产品质量,才  相似文献   
9.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3,(20):10
国内·经济发改委调查婴儿奶粉价格垄断7月1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证实,该局正在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反垄断局表示,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达30%左右,已涉嫌价格纵向垄  相似文献   
10.
叶竹盛 《南风窗》2013,(6):10-10
前不久,香港出台法律,禁止携带两罐以上婴儿奶粉出境,违者最高可能被判两年监禁。虽然这部法律的合理性尚存争议,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据统计,"限带令"出台前,香港每卖出10罐奶粉,就有8罐销往内地,最终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比内地同类产品要高出许多。香港自身并不生产奶粉,只是国际贸易的中转港,香港市场在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