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一师四团的斯发兰、斯发蓉姐妹不离不弃照顾鳏寡老人痴呆病患已达20年。记不得多少个日日夜夜,姐妹俩为了这老少两代人合衣而卧、与双方的丈夫分居而眠。目前,83岁的张玉德老人身体硬朗、红光满面;51岁的憨儿张建满脸都是孩童应有的纯真笑容。对姐姐斯发兰来说,1988年是她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丈夫杜代泽的养母刚刚去世,将一个实际年龄28岁却只有2岁孩童智力的憨儿以及后嫁的鳏寡丈夫托付给了她。"当时自己在团场承包土地,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且上有一对父母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9日,一纸调解书终于使弟弟郑吉得到了为姐姐郑娟捐献骨髓的10万元经济补偿金.大病面前,弟弟为姐姐捐献骨髓,这本是源于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可弟弟为何上法庭讨要补偿金呢?亲情背后有法理,法理背后有亲情.  相似文献   
3.
常怀德 《侨园》2014,(11):43-43
2011年,辽阳稠树林子村的常氏家族决定撰修《常氏家谱》,虽然做了大量的收集工作,但对迁徙外地的族人,有的联系不上,有的无从找寻。就拿常守海这一支来说,老人们还能回忆起在清朝末年,因辽阳东部山区连年旱灾,庄家颗粒不收,因此常守海一家三口逃荒去了"边外",究竟落户何地,无人知晓。听常守海的哥哥常守河的后人常君向撰修家谱委员会反映,她儿时曾听父亲讲过,常守海一家逃荒到了老榆树川,但具体什么地方不清楚。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常氏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老榆树川",经多方查找,终于打听到,在吉林省的辽源市境内有一个老榆树川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正努尔江,哈萨克族,初中毕业于四师七十六团二中哈萨克语学校,1976年参加工作,1981年与十二连哈萨克族青年女职工古丽森喜结良缘,生养一对儿女,分别在国外和国内上大学,妻子于2012年光荣退休。在十二连37年的牧工生产生活中,努尔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事迹成为十二连职工群众当中言传的佳话。努尔江1981年结婚时,家中就承包了国有畜100只羊,私养大畜5头  相似文献   
5.
正1980年4月,在班长郑林书带领下,新兵陈俊贵等4名战士冒着狂风暴雪给山下的部队送信求救,风雪途中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牺牲。1985年10月,他看到电影《天山行》时,仿佛昨日历历在目。随后,陈俊贵携家带口重回天山脚下,为班长、为独库公路筑路英烈默默守墓三十春秋。2014年7月24日清晨,陈俊贵打开烈士陵园的门,走到班长郑林书的墓碑前,顺手点燃一支香烟,轻轻地放在基座上。这个格式化的动作,老陈已机械地重复了近30年。晨曦中,雨后的花草挂满水珠如泪珠,墓地上的香烟缓缓地燃着。  相似文献   
6.
我在云南     
云英姿 《今日民族》2014,(10):60-60
<正>十六岁那年我独自乘坐火车,第一次踏上云南,去幺爷爷家过暑假。而他青年时从家乡到达宣威开始新的工作,此后娶妻生子,直到死去,埋在了这片大地。那个暑假我记住了鸡油的香气,放在米线里面,飘在热腾腾的米线上方,一碗平凡的米线于是充满魅力,让人想起来就欢愉。二十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游到大理,清晨苍山上有云朵不断升腾涌动,洱海上烟波浩渺,天地之美无法抗拒。后来我们还吃到玫瑰饼,纯美并且巨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