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实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坚持修正理学与发展实学的统一性,坚持经世致用与民主启蒙的统一性,坚持研究史学与创立实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宗边 《人民公安》2007,(21):22-23
公安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人民公安报》的喉舌耳目、鼓手号角、教育引导、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学好、用好《人民公安报》,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王杰 《理论学刊》2003,3(3):147-151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明清之际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家,在抨击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竭力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实用,从学风、学术上呈现出一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新风尚,从而形成了一个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派--经世实学派.人文启蒙思潮是与经世实学思潮同时兴起的.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之际,中国文化重道德伦理、重修身养性、轻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路和格局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被打开了缺口,它使中国知识界在沉浸于儒家经典的同时,开始接触和吸纳西方的一些新知识、新思想,扩大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以托古改制的形式提出"实学"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他对宋明以来空疏迂腐的教育风气,以及与此相结合的科举制度做了全方位的批判.颜元的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新颖 《求索》2010,(9):131-132,77
近代实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社会背景,也有其学理上前后贯通,它产生于宋代,形成明清,清代成为主流思潮,它是心学的反叛,对于近现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摆脱贫穷,走向独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潮弊端一直未能清理,以至当社会人文精神缺失与这种思潮续延有着很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文精神重建,都需要对实学思潮应有反思,而重新对王学的心学、良知说作出应有阐释、发扬。  相似文献   
6.
陈宏谋是清代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能臣贤相。他生活在康乾时期,历任封疆大吏,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一生敦崇实学,严于律己,勤政务实,济世利民,为雍乾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朱舜水作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处世参政、还是教书做学问,时时处处坚持着“经邦弘化,康济艰难”的人生道德情怀和“加意民生日用”的为学高尚旨趣。朱舜水被誉为“日本维新致强有力的导师”,他的学说之所以在日本为当时的民众所广为接受,能成为日本维新的思想武装,根本原因是他“以民生为本”的思想改造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创立了以“圣贤要道,止在彝伦日用”为宗旨的舜水实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三人本体工夫学说的学理解读,本文指出:王阳明“合本体工夫而一”之说,涵有两大思维向度,即“一悟本体即是工夫”和“由工夫见本体”。刘宗周、黄宗羲师徒二人承续了“由工夫见本体”的工夫路向,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各种现代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弱化了传统至圣先贤伦理道德教育。只有在教育中充实“实心实学”的儒学思想,在重视和借鉴东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部分地方先搞试点的办法进行普及推广,才能真正把儒家伦理的精髓在现代真正弘扬开展,发挥其在工商科技时代正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论清初经学复兴的民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军凤 《求索》2007,(4):211-214
清初经学的复兴由晚明遗老发动,他们弃科举,贬程朱,欲跨越宋学的藩篱,直达古圣先贤的本义。清初清廷用科举,宗程朱,与经学的复兴了无联系。清廷利用经史实学,救其科举人才空疏之弊。清初经学的倡导及影响发于民间、著于民间,而清廷对经史之学的提倡以及经史书籍的刊刻一定程度上助益了民间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