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立鳌 《传承》2012,(7):55-55
佛山小悦悦事件,令国人吃惊的不是车祸伤人,而是其所展现出来的某种缺失的德性精神。古人将“修身”视作治国平天下的起始步骤,正是看重个人精神文化素质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的根本性作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强调生活交往中精神文化对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很完满,但用到现代却少了一环:那便是“家”与“国”之间的“社会”。 社会说起来比较抽象。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社会最简单的对应是我们生活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地理意义的,比如我们生活的公寓或者大院;也是情感和认同意义的:个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认同为社区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我到光大三年多了,不能说没有取得一些进步,但更主要的是思考了一些问题。光大旧有的问题比较多,现在虽然各项指标好转了,但还未治本;虽然内部平稳了,但还需巩固。特别是随着光大银行的上市,现在正处在“形势好转期与矛盾暴露期”并存阶段,决定着目前的“平衡”属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前些天读了一位同志的文章,勾起了我到光大后的长期所思所想。古人讲清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从四世五世同堂中追求天伦之乐。中国人的逻辑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齐家,然后治国,再平天下,是这么一个顺序。它讲共体。所以儒家的那个"仁"字是"两个人",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干任何事的时候都先想到别人,如果儿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仁,父母做...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先贤素来重视自我修养,“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其修养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水平的提升,而且关乎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郝安 《学习导报》2010,(8):12-14
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比如古人读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责任就不可谓不大,大到使命如山。  相似文献   
7.
许建良 《学习论坛》2008,24(8):65-69
目前一些学者对儒家思想的过于偏袒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这在21世纪的今天自然不是喜事,它使人障目而夜郎自大.对儒家道德的审视不能离开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这一现实是由差距组成的,在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为什么长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在今天与世界强国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规范的意识,这一缺陷使我们无法跟上世界的步调.儒家道德本身缺乏对规范的诉求,过分推重情感的效力,而情感又是以血缘为依归的,以致我们至今都难以走出血缘的樊篱.对此进行重新认识,对我们抓住时机来发展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陈少敏 《民主与法制》2010,(Z1):147-14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在浩瀚的读书人海中其读书的方式方法却是情形各异。就读书的目的而言,有的是为服务于社会,贡献与人类;有的则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而准备材料;有的却是为自己的前程而涂脂抹粉。就读书的形式而  相似文献   
9.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郑思肖,南宋诗人,祖籍连江县透堡镇塘里村。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出生于临安(杭州),幼年迁居苏州条坊巷(调丰巷),一心苦读孔孟书。其父郑起,坚持忧国忧民的行为准则,身先垂范,教育诗人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