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明 《共产党人》2006,(7):33-34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手抓数毛家。”“老毛手抓,民族一绝。”“货真价实,名不虚传。”……这不是商家的广告词,而是宁夏老毛手抓美食楼的宾客们在留言录中,用不同文字、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对老毛手抓特色美食的赞誉之情。  相似文献   
2.
北京台有档周播节目叫《七日》,其广告词这么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也做电视媒体,按同行眼光,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既行云流水勾勒了百姓过日子,又将岁月和节目划了等号,自恋了一把。  相似文献   
3.
常看电视的人几乎都听过“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然而,最近农夫山泉这个品牌受到关注却并不是因为广告效应,而是因为农夫山泉的桶装饮用水质量标准引起的纷争,成为了各大媒体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杞忧     
一个统一的民族,一个统一的国家,应有一个规范的民族语言或一种规范的共同交际语言。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了的汉民族语。秦统一天下后,下令“书同文”。汉以后有所谓的“通语”,近代有所谓的“官话”,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了的汉民族共同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古人、今人几千年努力而形成的规范化语言这个大堤,在最近短短的十来年间,大有被几股暗流冲决之势。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创刊三十周年,我爱了它十七年。为什么还有十三年没有爱上,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它。没有接触,就没有相识。没有相识,就没有相知。如果每年的报刊订阅目录,能见到《农村青年》这样一句广告词:如果你是农村青年,或者你曾经有过农村青年的经历,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精神的抚慰,获得精神的重生……我敢断定,它的订阅量一定大增。  相似文献   
6.
朱雪忠 《知识产权》1996,6(1):19-19,38
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该法第五条至第十五条具体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但是,有些经营者实施的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行为,却不在这些表现形式范围之内,很难直接依照该法来制止。然而,如果这样的不正当行为构成了对他人版权的侵犯,则可以依照版权法的规定追究侵权者的责任,从而达到制止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 一、制止擅自使用或抢先注册他人的未注册商标行为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属于我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可以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列入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但是,如果擅自使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0,(6):F0004-F0004
一握“天马”手,永远是朋友,这句响亮的广告词飞出江淮大地,飘向神州四方。  相似文献   
8.
古远清 《法制博览》2010,(14):37-37
这位是上过电视台“讲坛”的名人华教授,小莉一看见他,就认出来了。他对幸福和“家庭伦理”据说很是权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华教授的听众”,这句在中老年妇女中最流行的广告词,让华教授成了中老年妇女的幸福使者。小莉当然还尚未进入“中老年”,但能在这个小规模的聚会上见到华教授,怦然心动,竖起耳朵,捕捉华教授那瓷器一样清亮而稍稍尖利的声音:“幸福的家庭最怕什么?幸福的家庭最可能出现的不幸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焦点     
“与时俱进”写入《纽约时报》广告词 华尔街上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在近期的《纽约时报》上破天荒地为一篇题为《从中国获利》的中国市场调研报告做了整版彩色广告,并把“与时俱进”这个中国时髦的词,用汉语拼音标注出来,用作广告标题。这篇报告是由摩根斯坦利驻香港的经济师谢国忠撰写的。 摩根斯坦利此次在一篇经济师的分析报告上花这么大代价,恐怕是要凸显他们对亚洲事务的熟悉,并将中国业务  相似文献   
10.
莫逆之友     
李凝祥 《共产党人》2005,(21):54-55
喜爱书琴棋诗始于豆蔻年华的学生时代。那时,心中充满理想,每听到书店有新书的消息,总要跑去开开眼,若要碰到喜爱的书,定要买回,那种摩挲把玩新书的滋味真可用现今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