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构-制度分析"与"过程-事件分析"两种研究模式在理论上存在着张力,然在具体研究中,单独使用其中之一又会突显出各自的优劣。由于生活本身是具体与抽象的组合,行动又是坐落在即时情境和社会情境之中,因此,本文尝试勾连两种模式,将"结构-制度"化约为社会情境",过程-事件"化约为即时情境,形成一种"情境-行动分析"视角,藉此视角并结合社会性别因素来审视井村妇女的群体性抗争。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8,(6):46-52
围绕"具体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抗争是否催生政府回应""社会抗争如何作用于政府回应"这两个问题,运用力场分析和过程追踪方法对京沈高铁事件进行因果影响和因果机制分析,实现对"社会抗争与政治回应"完整的因果推理。研究发现,在有争议的权威主义国家背景下,社会抗争与政治回应逐渐呈现良性互塑,抗争性政治正朝着回应性政治转变。研究结论认为,社会抗争与政治回应正相关、社会抗争中的政治回应性取决于动员能力和反动员能力的博弈结果、政府回应对社会抗争具有"判例"效应。而有效处理类似的社会抗争事件,应保持政治回应的理性、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变革社会治理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道义和权力转换的角度来分析医闹的成因、过程、实践和结果。"闹"作为一种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在中国社会频频上演。闹的实践遵循着一系列共享的社会文化规则。本文分析医闹中的潜规则,尤其是规则中道义和情感的因素。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在医疗实践和资源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权威控制病人并从病人那里获取利益。然而医疗的商业化和医生的逐利行为破坏了医疗领域的道义经济,给了人们反抗的理由。闹成为病人反抗和维护权益的方式。相对弱势的病家利用自己受害者的位置和公众的支持积累道义资本,通过闹的方式暂时扭转与强势医生的权力关系。但是闹也被职业医闹绑架成为敲诈医院的工具,有时导致医疗暴力,让医生被打甚至被杀害,闹作为病家维权行为的正义性也受到质疑。这时医生变成了在危险面前无法保护自己的弱者。作为新的受害者,他们开始获得同情并积累起道义资本,最终让他们可以行动。他们上街抗议,在媒体上发表意见,推动政府打击医闹,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扭转医患间的权力关系。但是医患间的权力关系离不开公共权力的影响,政府对闹的容忍或打击直接影响到医患博弈的结果。本文对当前医疗纠纷分析中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的视角作出补充,通过分析医患间情感和道义的博弈,指出医患双方行动中的结构性困境,希望对未来纠纷的解决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志敏在狱中文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写道:“肺病是我青年时期最凶恶的敌人,它损害了我的健康,大大的妨碍了我的学习,我的工作!”“我相信,我若不患这可怕的肺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上,决不会如此的无成就;对于革命工作,也会有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赋 《学习月刊》2012,(10):45-46
《求爱记》是晓苏先生于2000年12月18日写成的宏篇巨帙《人性二三部曲》(《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中的最后一部。讲述的是一个青春美丽的乡下女子被迫卖淫到从良的悲惨遭遇。晓苏先生用他那冷峻、严酷到冰点的笔触,将女主人公春桑的善良、不屈、抗争到失败的从良遭际徐徐道来.催人泪下,撼人心魄,让人窒息!  相似文献   
7.
一战前后,东南亚华侨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却招致英国、荷兰和法国殖民者先后出台对华教的政策压制。苛令的出台,反映了殖民者对华校和侨生数量激增态势的担忧,对东南亚华侨教育与中国本土的跨国互动增强的芥蒂,以及对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思想的恐惧。殖民当局对华侨教育的压制政策引发华侨的反抗,表现为抗议、交涉乃至于流血抗争,东南亚华侨教育终得以在艰难中存续。对压制政策的抗争是华侨捍卫教育权的一次成功尝试,华侨群体通过此次抗争进一步团结并加深对母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工人对反抗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两个维度的变量,分别为事件性质与工人的权益目标。冲突事件在以法律、制度、规定、约定等形式为依据的性质上产生分化,分别为合法但不符合正当性与不合法两种。其次,对反抗方式的选择还需根据工人的权益目标来设定,工人的权益目标分为维持工作机会、利益恢复以及利益扩大化三种。本文依据这两个变量建立起工人反抗方式选择的理想类型框架,并呈现出五种显著不同的模式;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反抗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10.
环境集体抗争的处理应以法律规制为主,非法律途径的处理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的特点。相对剥夺感是集体抗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律失灵是推动要素。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抗争,就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理念抑制相对剥夺感的产生,遵循合法行政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比例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和私力救济先导、公力救济保障的原则,从保障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三个层面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