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494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近期,笔者作为公证人员受理了本处首件国内保理合同公证业务,申请方分别为甲银行、乙公司和丙公司。申请事项是就甲、乙、丙3方签订的国内保理业务合同进行公证。此保理合同的主要内容是乙方将其享有的与丙方签订的销售合同项下的未到期应收帐款债权转让给甲方,甲方向乙方支付相应的转让金。这实际上就是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融资款。待应收账款到期后,丙方再向甲方支付其在销售合同项下本应付给乙方的款项。由于这一保理合同公证属本处首例,当事人欲通过公证加强其效力,以保障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笔者从为当事人提供切实法律服务的角…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刑事诉讼架构中,被害人在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并未实质性发挥主动作用。在立法层面,尽管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对自诉案件的规定试图为被害人权益保护提供救济途径,但在实践中效果不佳;在司法实践层面,实务部门积极探索的刑事和解制度,虽然社会效果明显,但因欠缺理论依据而名不正、言不顺。在公诉案件中应设立控告才处理制度,对有些纯粹侵犯公民私人权益、对国家、社会利益没有造成明显危害的犯罪,只有在被害人向公安或检察机关提出控告时,国家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以被害人行使控告权作为案件进入公诉程序的启动按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察局积极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和完善案件受理、查处和监督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根据案件性质和复杂程度,灵活采取常规、合议、助辨、公开等审理方式;对典型案件,实行基层党员旁听、纪委常委会无记名票决和提交纪委常委会审议制度,  相似文献   
5.
刑事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诉受理时证明标准的要求、自诉时效、调解、和解、撤诉、反诉、自诉案件的审判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闵行法院自1999年4月起管辖奉贤、南汇、金山、松江、闵行等五个区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所辖五区面积约为25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0万,流动人口约300万。从1999年至2004年4月底,闵行法院少年庭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794件1124人,审结790  相似文献   
7.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公证员协会要严格依据律师法、《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规定坚决查处;首次接受投诉的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公证员协会要负责投诉案件的接待和初步审查,依据初步审查的结果决定是否立案,直接办理或转办。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要有专人负责投诉案件的受理。案件受理后,要书面告知投诉和被投诉人。  相似文献   
8.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9次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自司法部颁布了新的《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定》规章以来,公证机构对公证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要求撤销公证书或者不予撤销的复查结论以后,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应当受理公证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复查结论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以及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对待由此行政复议而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所在检察院受理一案,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盗窃邻居家财物案值达1万元,其父母得知后,对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窝藏和包庇,拒不向公安机关提供真实情况。历经半年,公安机关才查获两名不满14周岁的人,终将案件事实查清。两名不满14周岁人的父母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