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骚乱中国沿海。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那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为实比盗匪有过之而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们却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也?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当时的日本不但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妄想在文化上玷污中国。当记者汇聚集齐之时,日方突然提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一个上联却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说完以后,日本人亮出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相似文献   
2.
正"父母亲大人:儿背井离乡踏上革命征程,转眼已有数年了,因环境关系,故未回转□□!现接到复信,不胜喜悦之至。至于家中经济困难,无法维持,儿何尝不知道,但儿□□生活无虑,可是寄钱回家实不可能,请大人设法。至于欲将儿妻出嫁别人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儿是不同意的。因为,此事不是根本办法,是换汤不换药的错误想法。在目前中国的社会里像自家的困苦实是不胜枚举,多得  相似文献   
3.
<正>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孙毅同志,青年时期曾在军阀和国民党部队供职长达11年之久。尽管历经曲折,但他最终于1931年年底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1933年5月初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走上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而这一切,都与赵博生对孙毅的影响和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5.
粟裕和地图     
鞠开 《政府法制》2009,(7X):43-43
<正>粟裕堪称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战略家。和地图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毫无疑问使用的是军事地图。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不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军用地图很详细,可以完全满足军事指挥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老一辈革命家各有各的风采。愈是随便,愈显出性格。陈赓大将便是这么一位人物。他能跑上台喝一口正在作报告的毛泽东杯子里的水,令庄严的会场顿时笑语哄堂;而他又滴酒不沾,弄得因被搭救而感激不已的蒋介石兴味索然。他待人诚恳而又诙谐幽默,时不时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使他所到之处充满笑声;他嫉恶如仇而又不加掩饰,也常弄得对方啼笑皆非……于是就有了一连串关于他"吃饭"的故事。陈赓之子陈知建曾对笔者说:"老爹的笑话能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赵教授,您好!您经常倡导向古人学习管理的思想和智慧,作为一个常年与古人"打交道"的学者,最初是怎样将管理引入了对历史的研究中?赵玉平:我的专业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以管理为主,研究人在一起做事的规律和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西方的案例不足以代表中国人的行为特征,而中国古人的故事特别有意思,规律特征特别明显。可以说,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文明史当中,从庞大帝国的管理,跨洲远征,到浩大宏伟工程的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的思想和智慧。这些思想和智慧,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等待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石破 《南风窗》2013,(10):66-68
从1937到1945年,侵华日军占领济南8年。这8年里,济南人民非常苦,也非常惨,到底怎么个苦法、惨法?现在的人很少知道了,因为我们在自毁证据。今年清明节期间,泉城济南发生了一件新闻:市区济微路上,原济南试验机厂厂区的"琵琶山万人坑遗址"石碑不见了。最早发现石碑不见的是原试验机厂退休老工人崔荆东。今年4月1日,崔荆东晨起转悠的时候,发现老厂区  相似文献   
9.
粤埔 《黄埔》2014,(5):70-71
正郑国雄,1912年农历4月出生于广州增城,黄埔军校四分校工兵科十四期毕业。9岁那年,郑国雄随父亲到马来西亚生活。那时的华侨都有个习惯,子女到一定年龄就要送回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郑国雄也不例外。"18岁那年回到广州,在广州的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用老师的话来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回马来西亚,而是报名参军,不久升任  相似文献   
10.
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上海一家洋行有一个叫麦新的23岁小职员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在八年抗战时唱遍大江南北,多少次弹尽粮绝之际,多少个英雄好汉子弟兵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冲向日本鬼子。歌词中传唱的就是抗日名将赵登禹的英雄事迹。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中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