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明治维新论,虽然各有特征,但是也有其共同的理念,他们都将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动力归结为豪杰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因素,并强调养成这些因素之土壤无不与汉学有关。而且他们看到的多是中日文化相同的方面,尤其是中国优越于日本的方面,因此对于效法、学习日本的制度、语言都充满自信。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偏向阻碍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研究,也造成了在效法日本过程中出现了"拟之也弥似,而去之也弥远"的现象。今天的日本研究,应该仍然重视"同中求异",做到"诚求而善学",才能真正提升日本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尽管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但中美自建交以来就一直在摸索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界围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讨论多从"求同"视角出发,力图通过发掘两国关系中的共同因素和交集所在,推动合作潜力和空间的扩大。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考途径。然而另一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异性却不可低估,有些差异甚至是根本性的。突出差异并非否定两国合作的可能性,而是强调在正视和摆正差异前提下如何深化合作。因此,中美之间既要求同,也要比"异"。求同是为了寻找共同合作的基础,比"异"是为了使各自更冷静地思考自己和对方。实际上,在比"异"的基础上求"同",也正是40多年前《中美上海公报》得以签署的智慧所在。恰当的"比异",正好可以看出两国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求和不求同     
社会和谐、党内和谐、班子和谐,应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心愿和追求。但在追求“和”的过程中,不可过分求“同”,而应当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科技发明的必备因素。只要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创造性思维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包含的哲理对启发我们的思维大有帮助。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在貌似相同  相似文献   
5.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既要重视“求同”,也必须研究“存异”。存异是民主、和谐的要求,是智慧、胆略、胸襟、自信、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差异何以重要 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但差异本身也有对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不利的一面,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可能使族际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障碍,甚至产生误读及由此而导致的族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既联合又斗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坚持异中求同。其基本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政党外交与国家外交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重要的特征,"正言若反"的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与世人的一般认识"若反"。"正言若反"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独特的、与世人一般具有的"求异"思维相反的"求同"思维。"求同"思维及其所决定的"正言若反"不仅来源于老子独特的"道"世界观,更直接决定了老子独特的"德"价值观、"弃智"认识观以及"无为"实践观。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好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关系到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求同存异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求同永远处在主导地位,求同重于存异、难于存异,要敢于求同,善于求同.求同有佳法,但无定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任何求同的佳法都是可寻的.  相似文献   
10.
有神论与无神论、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以及信不同宗教者之间的关系,政权与教权的关系,爱国与爱教的关系等,都是宗教面临的基本问题。周恩来坚持存异求同,倡导共信互信,坚持政教分开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与爱国宗教界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