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鸿都门学的设立是东汉灵帝时期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相当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两汉盛行的灾异学说、汉朝皇室好尚文艺以及试赋取士的文化传统都对鸿都门学的设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扶植新兴势力、谋求政治格局多元化、变革选举制度、消弥统治危机和捍卫皇权,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克强 《求贤》2008,(12):25-25
“跖鼠五能,不成一技”这句话,出自东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蔡邕之口。他精通文学,尤其对书画有很深的造诣,官至侍御史。他曾奉汉灵帝之命,将《六经》书丹于石,立于太学堂门外,令朝野上下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7):81-81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烈传》。汉代崔烈,位列九卿,名重一时,但仍不满足于既有的地位。在荒淫奢侈的汉灵帝以卖官之资填补国库之虚时,他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然而他的声誉也从此一落千丈。一日,崔烈问其子崔钧:“我做了三公,外人对我有何议论?”崔钧如实答道:“人们都嫌你有铜臭味。”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讽刺用钱买官或俗陋无知的富人。  相似文献   
4.
陈良 《学习月刊》2014,(5):52-53
卖官粥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粥爵创收。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2):42-42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号鹑觚子,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封鹑觚男。祖父傅燮为汉灵帝时的汉阳太守,因战败殉职。父傅干曾任扶风太守。傅玄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曹魏时期。傅玄从小死了父亲,家境  相似文献   
6.
薛锋 《中国人大》2012,(21):48-48
有人说,卖官鬻爵之风起始于晚清,其实,中国古代的卖官鬻爵最早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准许百姓交够千石粟米,便可进爵位一级,"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代的卖官鬻爵始于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  相似文献   
7.
文欢 《法制博览》2008,(19):26-27
汉灵帝(156—189)刘宏,东汉皇帝,公元168年即位。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生。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相似文献   
8.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这就是为官者的心理。甚至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老爷子,也需要类似的"快  相似文献   
9.
陈然 《法制博览》2009,(19):52-53
汉灵帝既然把朝政交给了堪比“爹妈”的宦官十常侍,他自己就不再为这些事情烦心。但他此时还是一个少年,正是贪玩爱动的时候,也不会在后宫里天天睡觉,总要给自己找一些消遣的方式。说起来这位皇帝还很有经济头脑,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买卖。  相似文献   
10.
卖官鬻爵在中国古代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作为一国之君,整天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将国库挥霍一空了,却不例行节俭以渡难关,而是另辟蹊径,把官职当做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公开出售,还像买卖东西一样的讨价还价,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空前绝后的了。这些便是东汉灵帝刘宏的“杰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