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消费·文化·政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观以其消费社会理论为思想背景。他认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消费性彰显了大众文化的本性。波德里亚在具体论述其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时呈现出了理论上的矛盾,但透过这些矛盾,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探寻出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所蕴涵的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符号消费",就是要对现代社会中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层及其心态直观体现,并从社会学层面诠释其意义所在。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及其关系作出特有论述,由此提出了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实现其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解析。这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及文化产业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本身是复杂的大系统,在当代发展迅猛.然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都值得人们思考.本文结合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意识形态,资本运作,民族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分析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深层驱动原因,其中意识形态是贯穿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资本运作通过市场规律使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得到繁荣和发展,能够同其它国家的文化产业进行竞争,而民族身份认同使得文化真正在民族和谐和国家团结方面发挥真正作用.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符号消费的神话——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是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影响比较大的代表性著作,它可视为西方消费社会到来的标志。1970年是后现代社会开始的时间,从消费这个独特的视角来剖析波德里亚,他可被看作是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我们可以了解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及其后果。在现代社会中,盲目拜物教和对符号象征性的消费,看似一场解放欲望的“革命”,但其极端化趋势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平衡的丧失和人类精神的异化。对此,人们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  相似文献   
6.
波德里亚作为后现代理论的大师级人物,其生命历程经历了一系列的断裂,有身份上的断裂,但更多的是其思想上不停的断裂与超越.他先是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决裂,转而运用拉康的符号学理论解读当今的消费社会.在认识到“其然”之后,为了探究“其所以然”,他引入了福柯的权力仿真理论,随后又与福柯理论决裂.波德里亚甚至与自己构筑的理论决裂,并最终卷入了批判一切、否定一切的后现代思想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