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艳 《世纪桥》2003,(1):58-60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洋务运动的开展除了洋务官僚的直接决策外,与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有着无可否认的联系,弄清慈禧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无疑有利于对洋务运动做出更切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曾晖 《廉政瞭望》2014,(12):20-25
19世纪90年代,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清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迹象。然而,甲午惨败,彻底葬送了30余年“师夷长技”的成果,也完全粉碎了帝国复兴的残梦。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事件或改革,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身影。近代的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面对国家的危难,对政治,他们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对教育,他们提出了改革方案。中国的教育原本完全排斥西学,后来开始一点学习,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始了对西方全面学习,中国的教育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变化。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2):15-15
张之洞生于1837年,死于1909年,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其中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作为清朝以及近代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尝试,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在为行为者提供了机会和资源的同时,封建文化思想也在洋务运动的事件序列中发挥了路径依赖作用,最终各种阻碍因素的组合共同导致了这场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马小瑞  张小兵 《学理论》2012,(5):118-120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其特点特殊,影响深远,它促使中国不断迈向了近代化的历程,在整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月辉 《乡音》2011,(1):45-47
慈禧太后(1835~1908),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生于北京。满州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为安徽候补道员。咸丰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四年(1854)封懿嫔,六年(1856)生咸丰帝唯一之子载淳,晋懿妃。第二年晋封懿贵妃。在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  相似文献   
8.
中国思想界对于法治的信念,是在19世纪中晚期孕育与萌生的。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思想界对于固有文明秩序的重建。从思想史的角度上看,法治信念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世纪中期,思想界出现了对于传统文明秩序的质疑与批判,这是法治信念诞生的精神前提;洋务运动期间,思想界关注的焦点从工商救国逐渐转向议会救国,这是法治信念形成的经济与政治提前;甲午中日战争加重了中国文明秩序的危机,促成了从根本上改弦更张的时代要求,以民主立法、政府守法为核心的对于现代法治的信念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9.
晚清末年,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并学习西方,从先进的器物技术,到“戊戌变法”,皆向古籍或传统寻求理论依据,此所谓“托古改制”。托古改制可减轻改革变法的阻力,为维新开辟坦途,其内部也存在着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10.
马骏 《法制博览》2009,(10):79-79
军人是打仗的。战争来临时,军人要以生命保卫国家、人民的安全。所以,应该在平时给予军人较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这一点,是19世纪各国的共识。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先驱者与领导者,在这个问题上,他看得一点也不窄。他希望以高薪制,作为提升北洋海军官兵战斗力的动力之一。于是,他指令海军部在制定章程时,明确表示,北洋海军的薪水要高于绿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