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我国犯罪概念含有定量因素的特点,数额犯和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由于知识产权犯罪均属于数额犯或者情节犯,故知识产权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2.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体现.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加强学习、勤奋工作是共产党人增强党性、提高本领的基本前提.加强团结、顾全大局是共产党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道德标杆.  相似文献   
3.
白建军 《法学研究》2002,(6):113-132
刑法不典型的客观存在使刑事法治统一性、确定性的理解变得错综复杂。从犯罪学视角对 75个刑法不典型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刑法中存在“总则趋轻 ,分则趋重”、“抽象趋轻 ,具体趋重”、“适用趋轻 ,法定趋重”等关系。基于规范资源的供应也应遵循市场规律的原理 ,应使刑法不典型的测量和治理更加理性、科学。  相似文献   
4.
政治运行法治化的外化方式 ,包括政治法的制定、政治法的实施和政治法律监督三个环节。政治法的制定是政治法的立、改、废活动 ;政治法的实施是政治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政治法律监督是政治法运行过程的监察和督导活动。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林彬 《唯实》2006,(11):6-9
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并未终结,反而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美国19世纪的“天定命运”和边疆学说、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和70年代以来盛行的全球化理论,作为三种典型的非正式意识形态,其隐蔽性和欺骗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评《物权法(草案)》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物权法定与物权公示两项原则固定为实证法规范,这一做法本无不可。问题在于,我国物权法草案似乎颇有画虎不成之嫌,其相关规定或者几乎不具有规范品格,或者被错误地表述了规范构成。实际上,上述两项原则均非必得专列条文而置于总则,《德国民法典》即通过各具体规范加以体现。考虑到提取“公因式”之作业本就难度极高,1如果草案制定者无法在短时间内透彻地理解必要的法律理论,放弃在总则部分规定物权法定与物权公示两原则的想法,也许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王静 《理论学刊》2012,(8):104-107
“青年美国”思潮主张美国积极向海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对欧洲采取强硬的干涉政策,力图在海外建立一个以美国式的民主理想和政治制度为楷模的世界帝国,表现了一种走出美洲大陆、奔向海外的海洋扩张的特征.“青年美国”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海外扩张理论,但为19世纪末美国的扩张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段俊章 《世纪桥》2012,(23):33-34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保密工作的一个难点,已成为制约保密工作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保密管理的开展和保密工作的发展。定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定密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从目前定密工作实际来看,其中定密责任人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为了更好的明确定密责任,提高定密的规范和准确性,防止人人可以定密现象的发生,新保密法建立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它是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定密工作,做好定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依法定密、科学定密、规范定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也为破解难题找到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