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除2008年外,台湾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均低于3%,甚至有多年出现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际原材料与能源价格大幅上扬,批发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台湾当局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整,顺应内外经济条件变化,得以继续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台湾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说明其能够长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9日公布8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6.2%,相比7月6.5%略有回落。但我们同时看到CPI环比上升0.3%仍处高位,在以猪肉为首的食品价格回落情况下,非食品价格仍在稳步上涨。通胀高企的情势与预期的不乐观,更强化了居民收入增长不力的"痛感"。一方面CPI持续上涨,居民购买力渐弱;另一方面,居民经济收入增长迟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的收入增幅达到24.2%,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中国的通货膨胀在几个月持续走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十一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高达百分之六点九。事实上,正如不少观察家们所说的,假如居民住房的价格在衡量通胀的"篮子"中得的权重更符合其真实现状,今年以来的与  相似文献   
4.
2007年物价运行的特征是:居民价格指数增长偏快。其原因是长达四五年多种因素(特别是需求因素)造成的。那种把这次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短期的局部因素的观点,以及主要由成本推动的观点,都值得商榷。降低物价的重点是适度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偏快增长,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推进各项生产要素价格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消费     
上下游物价指数继续下降 中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同时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有媒体认为,中国上游和下游物价指数继续连续下降,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不过,假日因素和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则使得零售物价的降幅略有收窄,物价未来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钟文 《党建文汇》2007,(6):13-13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状况,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7%的涨幅接近警戒线。  相似文献   
7.
从与2004年那一波 PPI 高涨中,可获得对今天的形势判断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1~8月 PPI累计上涨8.2%,也是近年同期累计最大涨幅。由于 PPI 涨幅对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有一定滞后影响,加之 CPI 涨幅一直处于高位(8月份4.9%的 CPI 涨  相似文献   
8.
孙铁  赵兰 《法治纵横》2011,(14):53-54
今年6月8日,英国路透社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称:“中国5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4%”,数据来源为“最新路透调查”。而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的CPI为5.5%,二者相差极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称,5月底,已有一些机构进行数据预测,但那时统计局的结果还未产生,“这次是有的机构猜对了,不是数据泄露。”  相似文献   
9.
视点     
《今日浙江》2013,(6):5
货币政策高度重视控通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13日的记者会上说,今年2月份CPI达到3.2%,略高于普遍预期,表明通货膨胀需要高度警惕。央行历来高度重视消费物价指数,今年将通过货币政策等其他措施来稳定物价、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我国经济明显企稳回升3月8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施子海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0.
李宗柏 《政策》2004,(12):12-14
(一) 2004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狠抓招商引资和对外出口贸易,努力消化和缓解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可望达到6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左右。年初确定的主要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