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题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一书,主要论及了作诗之法与病犯避忌,它以探讨篇章方法为主,也涉及字句方法等,并对多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其中,它对曹植诗的评价颇高。《诗格》从用字、声律、势对与比兴,以及诗之总体风格、诗之常用体与诗有六贵例等诸方面折射出王昌龄的一些诗学思想,诸如其重自然而反对藻饰、重用字的轻重清浊与诗律以及重势对、比兴与诗格等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2.
泸溪盛产柑橘。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泸溪送别友人时曾有诗云“青雪鱼落绘橙荠”,清代戴元楠亦有诗“浦市数十里,列市黄橙香”。这都是对泸溪柑橘味美、种植盛况的赞叹。如今的泸溪柱柑产业正蓬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娱乐     
填字游戏横列一.《孟子·公孙丑》里的一句,下一句是"失道者寡助"。二.一种西方传说中邪恶的吸血鬼怪。三.指曾因违法受过处罚,用来形容人。四.王昌龄"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诗。五.  相似文献   
4.
要断定唐代诗格的转折点,前提是要把握唐代诗格发展的趋势。宋以后,诗学存在的主要方式是诗话。唐无诗话,有诗格。诗格,其本意是诗的格式、规则、技法。诗格出现,是唐代新诗成熟和进士考试顺理成章的产物。在诗格发展的过程中,王昌龄的《诗格》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成为唐代诗格演变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泸溪盛产柑橘。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泸溪送别友人时曾有诗云“青雪鱼落绘橙荠”,清代戴元楠亦有诗“浦市数十里,列市黄橙香”。这都是对泸溪柑橘味美、种植盛况的赞叹。如今的泸溪柱柑产业正蓬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媛媛 《传承》2008,(7):38-39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千古佳句。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被贬谪到江宁(今江苏南京)任县丞的诗人在润州的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  相似文献   
7.
青桐 《各界》2013,(10):52-54
一饮马渡秋水的这个人,不以数量征服,只以质态取胜.质态至上,生命的质态,文学的质态,都是超一流的.诗作不多,人生的传奇不多,正史野史的记载寥寥几笔,其一生行状始终无法厘清,存在各种是耶非耶的疑问.但他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和盛世大唐同在,注释着唐代的雄性与柔情.对于王昌龄来说,虽说出生于南朝世族琅琊世家,但家势已经式微,到他这辈就更趋贫困,他小时候在故乡耕读,自称"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面对这艰窘的处境,王昌龄决心凭借聪明睿智、发奋进取来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处境.  相似文献   
8.
《党课》2020,(5):109-10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句唐诗在网络上火了。2月9日,日本舞鹤市医疗支援物资抵达大连机场,包装箱上印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句诗。这首诗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掀起热烈讨论。而在此之前,日本援助物资上还曾写过这样的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也都引发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文学理论中的"意境"论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提出来"三境"论。王昌龄的三境论在结构框架上借鉴了佛教"三别义"论,而其中"意境"的内涵界定又受到禅宗"空"的思想影响。继王昌龄之后,唐代诗论家皎然与司空图对意境理论做出了新的论述,他们的理论也是唐代佛禅思想发展的背景之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锦屏之行,我被满眼的绿色充斥着;没人提起、自己竟也忘了打听县名的由来。回到家里满眼之绿早已变成满脑子的“胸中之绿”了,于是便不情愿再去考证。我害怕“屏”字会被演绎成“屏障”,战事频仍的古代料定会有此一说。满满的绿色和“屏”字前面的那个“锦”字促使我想到了“屏风”。是的,绿色的屏风,花团锦簇的屏风。跟王昌龄同时代的杜甫、钱起等诗人不是吟咏过“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锦屏云起易成霞,玉阴花明不知夕”的诗句吗?这可都是描写旖旎风光和美好事物的诗句呀!“屏风”跟诗画的联系最为密切,锦屏之行定能在诗人的手中转换成绿色的诗句,在画家的手中转换成一幅幅翡翠般葱茏的艺术画面,转换成一幅幅古色古香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所构织而成的画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