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2,(1):8-8
编者按 由中国公证杂志社发起,并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北京市公证处、山东省公证处联BIANZHEAN合主办的"公证体制改革与完善理论研讨会",于2001年12月8日在北京市公证处举行.  相似文献   
2.
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静 《前沿》2005,(5):51-54
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了本次加息政策, 这是央行八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本次加息政策选在我国经济出现略微过热时实施, 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本次加息的背景、理论依据、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 旨在揭示加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加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警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以纪律建设为核心,把严格管理作为重要手段;以先治长为原则,把纪律作风整顿作为突破口;以监督为制约机制,把从优待警作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叶战备  龚基云 《求实》2004,(9):60-62
委托—代理理论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和制约代理人 ,尽量降低因代理人行为扭曲而给委托人带来的损失 ,这与政治活动中的权力监督问题有相通之处。具体一点来说 ,这一理论本身符合权力监督的性质要求、界定要求以及目的要求。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委任—代理理论可以作为权力监督的理论依据。同时依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要求 ,我们可以对我国现阶段的权力监督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建构。建构的实质是在确保权力利用效率提高下的民主监督 ,体现为一种自下而上运行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我国近年来做出了富有成效的立法努力,其核心是对洗钱罪上游犯罪之范围,与时俱进地不断予以扩充.虽然我国刑法一再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具体范围,然而争议之声从未停止.如何解决洗钱罪上游犯罪范围的界定,如何认定上游犯罪的具体内容,还未定论.  相似文献   
6.
生活质量问题既是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重要的理论命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生活质量的内涵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现阶段研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陈和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2006,(4):29-35,40
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制裁措施,具有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对象特定性、目的与手段的特殊性等特点。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制度,社区矫正有着不同于监狱矫正的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可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刑罚学的角度得到证实;同时,司法实践也证实了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矫正教育是监狱权的行使方式之一,是利用道德的“软力量”对罪犯进行教化,从而达到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深化的复归理论、教育刑理论、刑罚人道化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共同作用、合力支持着矫正教育的理论。我国的矫正教育制度基本上符合矫正教育的理念和世界各国普遍的作法,但由于受立法时各种条件的局限,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和制度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此在以后的矫正教育制度设计中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刑事被害人因素的法定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加害——被害”互动理论;刑罚目的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和犯罪构成理论的客观要件方面.实践依据主要有国外相关立法规定及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黄珊 《世纪桥》2011,(1):64-65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充分吸收前人积极成果的必然结果,更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观念、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及各国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等因素构成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依据。只有全面考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及现实依据,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