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2,(6):54-57
阶层固化、社会结构锁定,正是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制度、政策在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时,偏向了他们或者"权力亲缘群体"的结果。这导致社会结构中出现了不正义。无正义,则无未来。  相似文献   
2.
重塑社会认同与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转型期社会认同的重塑”这个主题,通过对“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社会认同的结构性演变、社会认同建设的新思路”三个方面的初步探讨,希望提出一个观察和治理基础社会认同失序的新的路径,并试图从广度和深度上引发大家对“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0,(5):92-92
何平在《江淮论坛》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从法理的角度看,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社会权利能否落实的问题。当前,解决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建立社会自我纠偏机制,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社会立法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使民生得以长久保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促进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克服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缺陷,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新思路。目标是要形成政府调控和社会协调两种机制的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管理网络,增强社会自治,提升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水平。通过着力创新和完善制度,加快社会的组织化进程,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为建立完善的社会协调机制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远古的雅典瘟疫,到今日的非典病毒,人类与瘟疫和病毒已经有了九次重大的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6.
黄建 《党政论坛》2015,(2):23-26
对社会失灵的研究,最早可见政治思想家对自然状态下社会自我运行的缺失分析。在当下的研究背景下,它更多意指作为公共治理主体的非政府组织失灵。当前,社会失灵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能为如何更好地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完善非政府组织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型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诚信问题日益凸显,诚信建设刻不容缓。如何找准诚信建设的方向,打下诚信的社会基础?在诚信建设中,应该如何定位政府的职能?现有的诚信建设措施是否得当,如何全方位推进诚信建设?这都是我们在开展诚信建设过程中亟需回答的问题。一、公共领域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社会诚信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其中,公共领域建设是诚信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公共领域是诚信得以发育成长所必须的土壤。诚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1号调研课题,聚焦基层建设,着力固本强基,适应创新社会治理要求,着力应对和破解上海特大型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难点,以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凝聚改革发展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课题从2月26日部署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近期,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专家学者座谈会,从理论、实践层面进行了专题研讨,我们对一些观点、意见和建议作了整理、归纳、提炼。  相似文献   
9.
季燕霞 《理论探讨》2012,(2):149-152
社会管理是政治管理、社会自我管理合与分的辩证统一.如何在加强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巩固权力合法性的同时,有效增进社会主体的权利,增强社会力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消除权力结构失衡带来的治理障碍,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现实问题.任何层级的管理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依托和运行基础,而管理体制的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现实的治理需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正确把握“强政府”、“强社会”的发展逻辑,构建相应的体制运行基础,其中特别要坚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协商原则、管理主体行为的法治和规范原则、公共权力运行及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0.
自我意识包括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批判是社会自我评价的否定形式,是社会自我意识自觉中强调客体否定意义的方面。社会自我意识达到自觉的状态方为社会的理想状态,也即意谓着社会自我批判应该成为社会的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