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素菜浅谈     
素菜又叫“斋菜”、“素食”。它最早以“羹”为主,辅以茶点,是寺院款待施主的小吃。后来不断充实菜品,到了北魏,就初具规模了。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素食的传统。古老的《诗经》中已有“肉食者鄙”、“野老献芹”等典故。但是,这仅是素菜的源头,还不是现在所讲的素菜。作为一个菜系,素菜只是在佛教传人我国以后才发展兴盛起来。所以,唐人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说:“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  相似文献   
2.
素食自古有之,但在当前,素食族迅速流行起来,呈现勃兴的态势。素食族流行既有佛缘,也有尘因,从伦理的视角看,他们都载荷着价值,具有价值诉求。对其进行伦理透视,探究其伦理意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越骏  沈培德 《台声》2001,(10):17-17
上海嵩山路77号有一家枣子树素餐馆,门前8棵枣树分列两旁,格外惹人注目。沿街的大玻璃窗,店内的小方桌加上藤椅,处处显露出的风格和情调,均与上海传统的素食馆迥异。枣子树──“早吃素” 为什么店名要叫“枣子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这家餐馆的总经理、台商宋渊博。 “生长在大陆北方的枣子树,最早只出现在我儿时的梦中。”宋先生若有所思地感叹。宋渊博40岁左右,1米8的身高,出生在台湾高雄,在台南成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从事房地产生意近10年,1993年随信义房地产到上海。在这期间,他的母亲得了肺癌。宋渊博夫妇俩为此到…  相似文献   
4.
正有些老年人信奉饮食越清淡越好,甚至认为吃素能长寿。他们的根据是素食可以减少胃肠负担,容易消化,还可以防止心脏病的发生。但事实证明,人吃过分清淡的食物会降低体质,反而更容易被疾病侵袭。即使患有心脏病的老人,也不可过分强求饮食清淡。  相似文献   
5.
历下素食谭     
张稚庐 《春秋》2010,(2):34-35
历下菜肴固然以鸡鸭鱼肉、海干珍味为主.但素菜也不同凡响,有的已载人《中国名菜谱》。素菜亦称素食。“素”字本义原指白色的绢.后引申为“质朴”、“不华丽”、“清白”等义。素食,中国古代最早是指与熟食相对的生食而言。《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相似文献   
6.
餐桌上的肉类原来是碳密集型产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人们每生产1公斤肉类,就会排放出36.4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吃肉、少吃肉,成了环保分子的呼声。素食者的理由很多:健康、瘦身、动物保护、宗教信仰……现在又多了一条:拯救地球。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09,(11):63-63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大多数人都喜食肉类食物以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将来的严冬的寒冷。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可是,经过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虚寒,消受不了大鱼大肉,是不是该选用些素食进朴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素食就是秋季进补的宝贝,它们价格虽然便宜,但在营养上却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不少动物性食品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佛教素食观依据佛教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实践不杀生戒,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恶化的根源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畜牧业(肉食的主要来源)给生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饲料浪费、雨林破坏、动物灭绝、野生动物被残害、海洋以及海洋生命被危害,反向证明了素食是保护生态和减少污染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0.
坦率、豪爽,富有热情,睿智而又有一颗善心。她,就是上海梦荷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公益杰出人物”陶良芳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