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冯文杰 《新东方》2006,(3):45-47
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律界人士关注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公司法》由原《公司法》的230条减少为219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更好地保障了投资者、经营者及劳动者等各方面的法律关系,此次新法的出台更是众多中小股东期盼已久的,这次修订将成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改革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一、注册资本金额、缴纳方式及股东出资范围的调整原《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商事关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调整这种跨国性商事关系的法律也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现代商人法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和表现.我国有关立法中的现代商人法则是实体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具有"边缘性"、"自治性"、"综合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立法中关于现代商人法的规定,无论在含义、性质和适用范围和条件等问题上,在理论界与实践中均存在种种分歧,应在立法中作出更科学、权成的法律解释,以统一认识,使其更有利于调整国际商事关系.  相似文献   
3.
仲裁中应设立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术界对于仲裁中应否设立第三人制度意见不一。仲裁的实践、仲裁的法律性质和仲裁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仲裁第三人制度应从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方式、时间 ,第三人的权利及其限制等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4.
伊恩·罗德  陈磊  牛帅帅 《法学家》2012,(4):159-175,180
过去30年英国的犯罪学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犯罪学"在多个维度的"膨胀";另一个是犯罪学"自治性"的增强。犯罪学在向自治学科转变的过程中既具有许多有益的方面,也存在诸多风险。它可能会丧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而有必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在的后果保持警觉。犯罪学知识的用途,在于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犯罪学进行准确定位有两个核心要求:一是要承诺把犯罪学变成一个内涵广阔的学术概念,即将犯罪学的多元主义看作一个优势;二是要让犯罪学研究与实践保持长久的、基本的联系,将犯罪学知识渗入公众关注的犯罪和法制事件中,对"制度性环境"作出一个比现在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陈睿 《唯实》2011,(6):91-94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内容、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组织。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社会性、营利性和自治性四个内在价值诉求。在实践操作中,四个诉求不是同时均衡出现,其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和不同侧面,采用不同形式和途径表现,相互协调和配合交织在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浩 《法制与经济》2013,(12):37-39
法律体系自治性是哈特法律理论的核心命题。为了证明其合理性,哈特运用分析和描述的方法,提出了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相结合的法律体系自治性理论。但通过对于其法律体系自治性中支撑性概念——承认规则的分析后,发现哈特想要证明法律体系自治性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指导原则,我国全面展开了“三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三治结合”作为社会性治理模式,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运用,具有深刻的现实人根源。如何从根本上认识这一模式与现实人个体之间的关联,需要从基因性、文化性、意志性和环境性四个决定现实人生成的要素出发,从现实人本身具有的自治性、德治性、法治性及其相融合基础上形成的“三治一体性”倾向出发,深刻认识社会性治理模式与个体性倾向之间的联结方式,从而在根本上促动“三治结合”社会性治理模式效能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8.
仲裁的自治性是仲裁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法国赋予了国际商事仲裁高度自治性,严格限制法院的审查范围和力度,但是弱势方的利益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为此法国法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限制性规定,同时注重维护仲裁员公正性。此外法国允许市场力量的介入,向弱势方提供了应对仲裁风险的保险工具。中国在强化国际商事仲裁自治性的同时,也须考虑由此带来的仲裁弱势方保护问题,应首先界定法律给与特殊保护的对象范围,在此基础上制定配套性规则,在仲裁管辖权和仲裁员指定方面对弱势方作出倾斜性的规定,同时允许保险人开发争议解决保险服务,提高弱势方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粟瑜 《法学》2021,(3):162-177
20世纪初,围绕劳动合同的法律概念建构,以洛多维科·巴莱西、菲利普·洛特马尔为代表的一批欧陆法学家通过批判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教义原理,以劳动人格原则为价值基础、"从属性劳动-自治性劳动"为首要区分,建立了从广义到狭义的劳动合同概念体系,为整合扩建现代劳动法、更新发展传统民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制度后发国家,我国应当充分吸收劳动合同概念起源蕴藏的劳动交换法制现代化经验,摆脱近代劳务供给契约的理念与体系束缚,抛弃过时的雇佣合同制度,通过劳动立法,正式确立"从属-自治"为劳动交换的首要区分,先以从属性为核心要件规定类合同层级的劳动合同概念,再以"标准-非标准"为框架,将劳动合同进一步类型化,以便形成保护措施的多元配置体系;通过民事立法,完善自治性劳动的合同体系,正视灵活就业中自由职业者的保护诉求,以劳动人格为价值理念,作出专门的制度回应,最终形成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与安全的劳动交换合同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形式之一.村规民约不能与法律混为一谈,但它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进行村规民约建设必须处理好传统资源与法治理想、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政府推进与村民自治等几对矛盾.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应确立一定程序,遵循一些原则,完善有关法律,规范有关实践.村规民约内容广泛,但应增加权利性规范;形式多样,但应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