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茨威格般的忧郁弥漫开来。徐静蕾的气质是适合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中文电影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人性情感,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距离多大,都是不会有落差的;而《异端的权利》则是“一部陌生男人的来书”,当今小资一代恐怕知之甚少。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这是《异端的权利》这一思想性标题后面纪实性的副标题。公元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被加尔文送上日内瓦的火刑堆。仅仅因为他是“异端”,仅仅因为他持不同“圣”见。于是,“异端”只剩下了“死亡的权利”。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以令人发怵的笔触,描述…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张爱玲遗稿《小团圆》的出版,曾经引起了整个中文阅读圈的集体骚动与持续亢奋。说来也难怪,一位已故的、心爱的经典作家居然还会有新作可读,无论如何是要让人兴奋到不行的。虽说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是莎翁尚有遗作被发掘出版也未见得有“祖师奶奶”的市场号召力,不过这本《昨日之旅》中文版的首度出版带给茨威格迷们的兴奋,却是大可以跟《小团圆》之于张迷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3.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3):F0002-F0002
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象棋的故事》,大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人公B博士遭到纳粹分子一种很“别致”的迫害,在相当长的日子里,B博士一直被迫生活在一种与世隔绝的“无所事事”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B博士偷到了一本棋谱。这样,B博士便靠着这本棋谱来打发光阴,尽管他从来没有受到过一个棋手最起码的训练,尽管他20多年没有下过棋,但他还是平了国际象棋冠军琴多维奇。这就是说,读懂读透一本书就够了,哪怕那是一本棋谱。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又找出茨威格的一篇著名散文来欣赏,题目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写于1928年在俄国旅行期间。短短的不到一千个字,记录了大文豪别夫.托尔斯泰最后之安息地。文章的内容很感人,文章也写得很感人,实在是难能可贵,耐人寻味。作者第一句话便是"我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接下来,是这样描绘的——"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  相似文献   
5.
自 幼就开始读历史 ,从小学到大学 ,从通俗的《上下五千年》到汤因比的煌煌巨著《历史研究》 ,一些问题却始终缠绕在脑海里 :历史究竟是什么 ?是浩如烟海的文物典籍 ?还是汗牛充栋的史家著述 ?研究历史又是为了什么 ?是通过具现岁月长河中的真实场景来照亮后来人的道路 ?还是希望透过现实的表象来窥探造物主的意旨 ?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谁 ?封建的帝王将相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是“正史”的焦点 ,到了共和时代 ,身份卑微的黎民百姓却能一跃而为历史的主宰 !历史的戏剧性一方面使人力在命运的巨腕面前感到软弱 ,同时又给雄心勃勃的人创造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6.
据说从前正宗英国绅士出门,都要随身携带雨伞,因为英国天气善变,得时刻提防突如其来的雨。躲雨的惊惶以及湿答答的头发贴在脑门的模样,都可以瞬间把一个绅士生生变成落汤鸡。茨威格在《昨日世界》描述诗人里尔克经典的绅士style:"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这样的斯文;纵然发出笑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中,斯蒂芬·茨威格用华美激越的文笔叙述了10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揭示的那样,这些故事发生的时刻乃是“决定人类历史命运的10个瞬间”。作者在扉页上写道:“就像避雷针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也会挤在这最短的时间内发生,但是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了时间。这群星闪耀的时刻——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相似文献   
8.
龙坪 《南风窗》2008,(20):93-93
"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我自己写的传记也不例外。……传记之所以作伪是因为其中各章是根据一个预设的计划串联成篇,但事实上,它们是另行组合,只是无人知道如何组合。……无论谁写出他自己的生活,他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和中国作家林白的作品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女性心理、欲望与命运的解读上,他们笔下的女性也一直被认为是有着女性意识觉醒表现的群体之一,但实际上,这些女性的所谓自我意识并非从根本上萌发,她们的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或依附他人或被动接受,充其量是一种疑似觉醒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微天下     
《南风窗》2013,(10):17-17
@假装在纽约:能够把你和别的人在更深的层面联系在一起的,绝不是那些可以被轻易贴上的标签。不是你们上过同一间学校,来自同一个城市或国家,有同一个星座或血型,你们就能彼此喜欢。能够维系你们的,是同样的信仰、准则与价值观。只有找到那些和你走在同一条路上的人,你,才不会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