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就诞生于这次谈话。1月18日,邓小平在汉口火车站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要管一百年,对,一百年不动摇。"1月19日到23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后,充分地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邓小平还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2.
虞新超  李君 《理论导报》2013,(12):42-4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鹰潭各项事业要取得长足进步,要实现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鹰潭梦,关键在于抓落实。  相似文献   
3.
《党员干部之友》2013,(4):56-56
飞翔的黑鳗巴: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实实在在。习近平主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就要为之而付出实际行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默默地做出贡献,不是所有的人做的事都是轰轰烈烈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有限的、有区别的,但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各司其职,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中国  相似文献   
4.
曹鹏飞 《前线》2013,(11):17-19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抵达武昌火车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陪邓小平在月台散步。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正是这一最响亮、最浑厚、最雄壮的声音,把全体中国人民从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中彻底唤醒,中国改革开放走上新的征程。时隔20年,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同志,借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机发表了新一届班子施政宣言,  相似文献   
5.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彰显了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作为铁路企业而言,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意,必须和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而今,全党全国都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都在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在讨论"中国梦",同时也在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谓"实干",就是将党中央提出的目标、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落到实处,执而行之。  相似文献   
7.
史卫 《政府法制》2014,(23):23-23
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空淡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致亡国的故事。将亡国之咎归诸清淡,既是当时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责和反省,也是后人评说这段历史的共识,只是糟蹋了清淡这样一个词汇。  相似文献   
8.
白甫易 《今日浙江》2013,(20):34-3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管是实现“中国梦”,还是落实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政治品格,体现了党员干部能政善治的本事和水平。要做到狠抓落实.就必须按照“狮子型”干部的要求,着力提升八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官场政治秀     
<正>现在是个"秀"的时代。人人皆可"秀",唯独官场政治秀要谨慎。作为一种方式方法,有时官场秀一下也未尚不可。然而,为民治国理政毕竟要拼硬功夫、真本事。对那种劳民伤财、误国误民的  相似文献   
10.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0,(11):48-49
40岁以上的中年人对那场因为浮夸风而酿成的灾难至今记忆犹新。但是,说假话、空喊口号、报虚情、搞数字游戏的浮夸之风,在时下一些干部中还是屡禁不止。财政空转、所谓“形象工程”、数字注水是目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几种形式,其比50年代末期风行一时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亩地长出20万斤粮食”在手段和表现形式上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