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林 《公民与法治》2013,(14):20-20
有报道说,地处苏北的一位网友发帖称,某市管委会花巨资购买了一艘豪华游艇专供官员游玩。网帖透露,“购买该游艇花费1200万;游艇内部装修花费100多万”。八项规定之下,又是“豪华游艇”,又是“专供官员”,又是在欠发达的地区,自然引发舆论风暴。虽然官方否认了,其真实性有待调查,但人们之所以本能地相信,是因为这类来自欠发达地区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思想工作论坛》2015,(3):46-47
话题背景2月26日,24岁的大三学生孟瑞鹏溺亡。随后媒体报道了其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而溺亡的消息。然而,落水儿童及其家长称,当天是孟瑞鹏蹬坏湖边栏杆后,导致三个人一同落水的。当地有媒体援引警方披露的信息称,孟瑞鹏不是救人溺亡,而是不慎落水,此前的媒体报道"与事实相差甚远"。截然不同的说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3月2日凌晨,警方公布调查结果称,经还原事实真相认定孟瑞鹏溺亡前有  相似文献   
3.
《工友》2012,(7):6-6
6月30日上午,微博实名认证为“《新快报》调查新闻中心记者”的网友“记者刘虎”发微博称“因为报道‘县委书记慰问贫困老党员会场出现九五至尊香烟的新闻’引领导震怒,《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被按照上级要求停职,《西安晚报》同时被要求从即日起禁止出现任何监督或者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该微博一经发出,引发了网友热议。(7月1日《重庆晨报》)  相似文献   
4.
正"表哥"杨达才、"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等一大批贪腐官员,借着"网友曝"的东风,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于是一些官员们似乎有了"网络恐惧症",连正面新闻也拒绝。在一些官员看来,网络上,正面新闻也会被传播成负面新闻。这样的想法,其实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身正不怕影子歪,若是真的身家清白、根底干净,又何惧"网友曝"呢?《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高达88%的网友认为官员"网络恐惧"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但从根源看恐怕并非好事。官员有"网络恐惧症",说明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3,(5):26-26
“红会”遭遇信任危机,有人说问题出在频发的负面新闻,也有人说是制度不够公开透明,这些都有道理。但作为一个全国范围都有分支机构的庞大组织,管理上的难度导致了所谓的“负面新闻”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无法避免,而其所背负的官方背景也让制度改革难以一蹴而就。那么“红会”的“信任危机”困局在未来该如何化解?笔者认为要先解决导致危机出现的自身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上关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报道,负面新闻占大多数。有网友评论称,贫困县就是爱“穷折腾”,爱折腾的贫困县有“三大怪”。  相似文献   
7.
钟严 《今日海南》2011,(2):21-21
重庆游客23人一餐消费3万元,三亚高价海鲜“宰客”事件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尤其是央视的强力介入后,迅速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元年岁末的又一大负面新闻。1月13日,三亚“听潮人家”海鲜排档走完了从勒令停业到吊销营业执照的路程。要说这“听潮人家”其命真应当绝,在天价海鲜“宰客”被曝光半个月时间里还不收敛,继续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把戏,最终自食苦果。  相似文献   
8.
负面新闻信息作为正面新闻信息的对立面,是大众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正、负两种效果。教育者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引导: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加强正面引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抵制负面信息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具有特殊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近年来有关铁路企业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铁路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正确研究铁路企业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铁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必须破解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地方各级人代会纷纷开幕,人大代表在聚光灯下行使其履职议政、民意代言的职责。随着公民意识和素养的提高,人们在关注代表在会上的发言、议案的同时,还关心代表们在会下的品德、言行。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头顶神圣光环,理应体现其"代表性、先进性"。他们之中不乏北京的吴青、广州的孟浩、深圳的杨建昌等尽职尽责的典范,但也有一些代表的表现让民众失望。新年之初一则"人大代表偷挖地下室致道路塌陷"的雷人新闻就引发了吐槽狂欢。其实,在这之前,人大代表骂人、打人、醉驾、肇事等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