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5岁前,他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他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到处游荡。于是,16岁就退了学。他患有相当严重的口吃,为了生活,他当过锅炉工、擦过皮鞋,甚至还当过小偷。  相似文献   
2.
尤斯 《党员文摘》2008,(10):25-25
太阳刚把巴沙狄纳附近山上的晨霭蒸发掉.加州理工学院的四年级学生就从校园里消失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宿舍曲折的走廊里四下走动。四年级学生房间的门通通紧闭着——不是用普通的锁而是用复杂的暗码锁锁上。这些锁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巧妙机关保护.要想打开门必须妥善运用声、热、光、磁、水压、电脑知识。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较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他刷了几下,便灰心丧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他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对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见桑迪有点动摇了,他又说,你要答应,我就把那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着的布。  相似文献   
4.
刘录护 《青年研究》2012,(6):1-12,92
本文以群体社会化理论的解释视角,运用个案研究方法,研究了广州市的23例拒学与逃学个案。本文有下述发现:一是拒学和逃学分别是群体社会化不足与过度的表现,家庭文化传递不足与家庭-社会边界的宽松或严格,分别导致了逃学、拒学的发生。二是影响家庭文化传递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的职业时间规则和教育方式,而影响家庭-社会边界严格或是宽松的因素有家长控制、社区管理、重大事件等。三是逃学与拒学学生的个人因素难以成立,学校是恶化因素但非最初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检测了我国中学隐性逃学现象与学生所经历的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2010年3-5月全国有9352名中学生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调查,根据隐性疏离指数来看有1776名中学生被确认为具有多重疏离症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校中所感受到的压力症状倍增是造成隐性逃学的显著因素,但良好的支持系统能够明显地降低这一可能性,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吧毒害学生,到底有没有人管?”一位家长在电话中悲愤地问。她的女儿因逃学上网,失踪多日。“创新网吧经营色情游戏危害学生,屡关屡开,哈时到头?”一位班主任诉说着无奈和忧虑。高中学生王某,因上网没钱,就偷盗同学的钱物。校长痛心地说:“网吧已经成为危害学生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7.
小强因父母工作调动,在某中学借读。在原来的班上,小强的成绩总是在班级前几名,很受老师的喜爱。换了学校以后,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放学回家也不看书做功课。某日其父去学校一问才知道,孩子经常逃学,考试成绩也挂起了红灯。小强含泪讲述了自己作为借读生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不到学校上课也不会有老师注意,即便上课,照样可以大摇大摆地迟到、早退、打瞌睡、看小说……自己在学校里根本无人理睬,座位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和同学们又玩不到一块儿,总是孤孤单单,上课时即使自己举手,也不会被老师注意。 一位老师说,借…  相似文献   
8.
孙平平 《工会博览》2006,(20):17-19
对于天下父母而言,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子女,但是,当子女沾染打架逃学、沉溺网络、顶撞师长等毛病,成为人们眼中的“坏孩子”时,父母应该怎去做?眼看孩子越学越坏2005年2月10日,程秋杰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你儿子在学校闯祸了,你快点过来一趟吧!”,当天,程秋杰正在商洽一个商业合作项目,她不得不请假,抽身去学校。“怎么,小龙在学校又出事了?”面对同事们的询问,程秋杰一时感到万分难堪。  相似文献   
9.
16岁的花季少年欧阳小强(化名,以下简称他或小强)是初三学生,寒假前后判若两人,以前很听话,品学兼优,现在变得任性不听话了,经常逃学上网,学习直线下降,常打架,结交不良社会青年,自称是个痞子。他情绪很冷漠,显得十分沮丧低落,眼睛暗淡无光,常低头说话,说话低沉无力,出现失眠,体重下降不少。  相似文献   
10.
臣子 《法治与社会》2007,(10):41-43
捐资助学是一种美德,为世人称颂。捐资助学的过程往往是在“感恩、祥和”的浓浓暖意中进行,然而,日前发生在重庆市的一件“助学官司”,经过却非常尴尬和痛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