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翔  泉明 《各界》2011,(10):80-82
溥侗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是贝勒载治第五子,所以有“侗五爷”之称。载治生父是奕纪,因道光帝长子奕纬无后,载治奉旨为嗣。从血脉上说,溥侗是奕纪的嫡孙,而奕纪是清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成亲王永埕的嫡孙,因此溥侗是成亲王一脉。  相似文献   
2.
顾桐 《法制博览》2011,(18):70-70
(一)鸦片战争时,清军抓住几个英军俘虏,道光帝很是兴奋。审问时所提问题是:“尔国地方几许?英吉利到我回疆有无旱路?”英俘认为问题提得太过怪异,不好回答。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铁甲横洋,以整个世界为殖民对象,狂放不可一世。而作为“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之第一人,对世界之变浑然不觉,出语如稚子。道光帝的无知可笑映照出的正是清王朝的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3.
喻大华 《法制博览》2009,(21):36-37
国之鼹鼠,监守自盗 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光二十三年,道光帝已62岁高龄。多年劳心操持,使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他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内忧外患使清政府岌岌可危。鸦片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沿海各地复归平静,但举目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乱麻一团。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09,(11):1-1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鸦片战争时,清军抓住几个英军俘虏。道光帝为此很兴奋,审问时所提问题是:"尔国地方几许?英吉利到我国疆有无旱路?"英俘认为问题提得太过怪异,不好回答。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铁甲横洋,以整个世界为殖民对象,狂放不可一世。而作为"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之第一人,对世界之变浑然不觉,出语如  相似文献   
6.
道光皇帝倡导勤俭治国,狠刹吃喝浪费之风,这对我们今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仍有警示和反省作用,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建军 《北京观察》2013,(10):63-63
道光皇帝倡导勤俭治国,狠刹吃喝浪费之风,这对我们今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仍有警示和反省作用,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领导者不计其数,然而能生时建立功业、死后流芳百世的并不多见.往往,德行较好的昏庸无能,如清朝道光帝虽以节俭著称却治国乏术;才学很高的又刚愎自用,如隋炀帝文才出众却心狠专断;就是德才兼备的也有心胸不宽被孔子鄙为"小器"的管仲.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就是一些领导者没有悟透自身必备的资质--"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9.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1):46-46
清朝道光帝执政期间,正值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为挽救逐渐衰落的国势。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选拔任用治国安邦的文武贤才,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甄霄启 《各界》2012,(12):70-71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向衰败,尤其是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经强盛的大清朝逐步走向衰落且毫无回转之势。因为各种原因,道光帝并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也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可惜这位皇帝有个致命伤——抠门。作为个人抠门,有利有弊;可是作为皇帝抠门,这就有可能误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