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1,(32):44-46
四面环海的大鹿岛靠近辽宁东港市孤山镇,这里距当年甲午海战战场不到10海里。甲午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岛上的邓世昌墓可供后人凭吊,但围绕兴海渔业合作社“被解散”的另一场风波,却让全岛3200多村民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2.
陈怡  周立文 《学习导报》2011,(16):31-31
据报道,冯小宁执导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甲午大海战》在安徽巢湖开拍。冯小宁宣称,《甲午大海战》不是主旋律电影,而是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片中的"邓世昌"将有一段"神秘而又传奇"的恋情。  相似文献   
3.
黄海大战中,北洋大水师将领的素质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有人认为当时海战丁汝昌指挥阵形失误,这并不确,留待后述)。海战伊始,旗舰"定远"被击中。刘步蟾立即"代为督战",首先发炮击伤"吉野"。随即令舰队以"人"字形之尖端拦腰切断日本  相似文献   
4.
李继发 《春秋》2014,(5):46-48
正中日甲午之战,距今已有两个甲子120年。120年前的成山头登陆,不仅是国人一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史,更是中国人奋起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留存那段记忆、铭记那段教训,以史为鉴,方可明当世,知未来。成山头光绪帝御赐壮节碑笔者在荣成市成山镇采访,卧龙村原党支部书记年近古稀的李阳城先生告诉笔者,日军登陆成山头前,在成山头海驴岛北大东沟海域与清军作战,邓世昌等将士在黄海大东沟之战中,于"光绪二十  相似文献   
5.
轩遄 《学习导报》2014,(12):54-55
到了山东,要去要看的地方很多,比如不可不登泰山,不可不访圣人。其实,还有一紧要处不可不去,那便是踏浪驾舟上刘公岛,骋怀驰目,去观沧海,去读历史。记得我到刘公岛,是1996年的盛夏,从那时到今天,作别十七八年了。十七八年来,刘公岛一直如刀雕斧凿,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由于那场海战,由于那发该死的鱼雷,由于丁汝昌、邓世昌等数千水师官兵的沉船饮恨,由于北洋舰队生于斯灭于斯的惨痛悲哀……刘公岛其实是个小岛,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才1.5公里,全岛面积仅3.15平方公里,与辽阔的大海比起来,不过方寸咫尺之地。然而就是这个弹丸小岛,曾在120年前的1894年滚滚翻腾起汹涌排空的连天波涛。遮天蔽日的黄海风云,阴暗了整个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6.
甲午之战祭     
正~~  相似文献   
7.
名家讲坛栏目自开办一年半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连续登载本刊特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董明博士讲授的《领导艺术:一门可操作的学问》专题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军人的最高奉献是什么?有人说是吃苦吃亏,有人说是抛妻离子,有人说是战死沙场……这些都是奉献,但不是最高奉献。军人的最高奉献是胜利!金一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胜利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军人,我们不能不佩服邓世昌“撞沉吉野”的勇气,不能不惊叹僧格林沁骑兵的血性。  相似文献   
9.
一部《甲午风云》,让几代中国人记住了那段烽烟滚滚的历史,同时也记住了民族英雄"邓世昌"。演员李默然用他纯熟而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邓世昌"这位民族英雄的银幕经典形象。多年后,李默然曾谦虚地说,他塑造的"邓世昌"形象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表演有什么独特的功力,而是因为民族气节在邓世昌身上有着集中的表现,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完全吻合,使观众产生了共鸣。著名戏剧大师曹禺生前曾评价说:"很少有人能像李默然那样保持这样永远的艺术青春。"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120年前,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