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6日,一场大雪覆盖了红原县,积雪足有10余厘米厚。往年这个时候,红原县牧民家里弱畜、病畜都躲进了暖棚,避免室外冰冷天气的伤害。可是今天,瓦切镇达峨村牧民阿桑家的弱畜、病畜仍然四处奔跑,与其他牦牛不同的是,它们身上都穿着洋气的防寒"背心"。阿桑高兴地说:"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是牦牛越冬度春的‘危险期’,按照以前的情况,100头牛越冬要死3头左右,但近几年,通过牲畜暖棚和  相似文献   
2.
正9月29日,是国际知情权日。这个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还不太熟悉的特殊日子的出现与存在,是因为知情权对公民的重要性。美国国防部的眼中钉朱利安·阿桑奇也许是全球最著名的黑客。2006年,他创建了维基解密网站。维基解密是一个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这家"没有总部"的网站,创立的目的是"揭露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当年12月,这家网站公布了首份文件。这份文件  相似文献   
3.
苏她 《新青年》2015,(2):35-37
我故意撞掉你的展览票,处心积虑的呆在你身旁,我和米娜薇木展年演了一出戏,这场戏,只有你不知情。·0 0·12011年的立秋,我遇见了你,刚好是一个狂风骤雨的天气。铅云笼罩在城市的上空,狂风席卷过每个人的面孔。我低着头,在狂风的拥护下横冲直撞的跟你的胸膛来了个亲密的"拥抱"。我们的身高相差一个头的距离,我揉着撞在你胸前的额头,睁着无辜的大眼特委屈的看着你。明明是我撞的你呀,你却龇着小虎牙特豪爽的问我,对不起呀,撞疼你了吧?  相似文献   
4.
小言 《党建文汇》2011,(1):16-16
在整个世界舆论掀起风浪的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阿桑奇不久前在伦敦向英国警方自首后被捕。伦敦警方发布声明称:“基于瑞典当局对阿桑奇涉嫌强奸的指控,伦敦大都市警察厅引渡和国际协助处将其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发言人随即表示.阿桑奇的被捕是一些政府对媒体言论自由的~种“攻击”,并不影响其公布更多“机密”。  相似文献   
5.
王永忠 《时事报告》2012,(10):75-78
1971年,朱利安·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汤斯维尔市。从小,阿桑奇就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14岁时,阿桑奇就已经和母亲搬过37次家。频繁的迁居使阿桑奇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却依靠自学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在摆弄电脑的过程中,成为了网络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黑客。阿桑奇可以自由地出入各种网站,随心所欲地获取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他往来于世界各地,居无定所,全部家当只是一袋衣物和一部手提电脑。 创建“维基解密”网站 在创建“维基解密”网站之前,阿桑奇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理工男”。他认为,揭秘行为能促进正义,因而是“符合道德”的,他希望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揭秘运动”。不久,这些想法便催生出了“维基解密”网站。2006年12月,“维基解密”网站正式创建。阿桑奇号称该网站有三大宗旨:信息自由、揭开事实真相、创造和维护真正的历史。网站架设在一家名为PRQse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空间上,提交的资料首先会被送到PRQse上面的网站,然后传到设在比利时的“维基解密”服务器,最后再传到“在法律方面比较友善的另一个国家”。整条渠道以及通过它所传输的资料都是加密的。虽然系统中仍然有薄弱环节,但“它的安全性已经是远远高于任何银行网络了”。  相似文献   
6.
黑客“头号疑犯”给阿桑奇打电话,告诉他发现一个名叫NMELH1的奇怪系统,并破译出拨号上网号码。  相似文献   
7.
不断流浪的"国家公敌"如今,喜欢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阿桑奇,恐怕再也无法那般潇洒了。2010年12月7日,他在英国律师马克·史蒂文斯和詹妮弗·罗宾逊的陪同下,走进了伦敦警察局大门自首。他的身后,自由的大门渐渐关闭。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2):4-13
2010年年底,随着“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英国被捕以及该网站遭遇一连串打击,全球各地“维基解密”的支持者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声援“维基解密”和阿桑奇。12月16日,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11日,维基解密(Wiki Leaks)创始人阿桑奇和律师斯蒂芬抵达伦敦贝尔马什地方法院,参加有关阿桑奇能否被引渡的听证会。之前被国际刑警组织跨域追捕的他,此时又成了瑞典和美国政府争相引渡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