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集中反映了韩非的政治观点。韩非对待民众、重农抑商、君主专制、以法治国、以术用人、思想控制等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先秦法家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治国思想,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从韩非“不法常可”、“世异而事变”的人类历史进化发展的思想,可以总结出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周庆峰 《政法学刊》2013,30(3):66-71
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系统地考察了历史统治经验,在先秦法家人物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了法治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限于历史条件,韩非的法治理论显现出了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工具性以及法治手段的极端性,这和现代法治理念相差甚远,但是其中的法本理念、法不两适、法不阿贵等对现在的法治建设依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诺 《政府法制》2012,(29):28-28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但商鞅的“燔《诗》、《书》”主张,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韩非子》中讲述了一个"谷阳殷勤害子反"的故事。子反是楚共王的将军,他有一个叫竖谷阳的侍从。楚共王与晋厉公交战,两军短兵相接酣战之际,子反口渴难忍,要谷阳给自己拿水。谷阳知道主子嗜酒,遂拿酒一碗。子反一闻发现是酒,于是叫谷阳拿开。谷阳却道不是酒,让子反喝下。在谷阳的殷勤劝说下,嗜酒的子反狂饮不止,酩酊大醉。不久,楚师战败,共王负伤,欲召子反整军代己再战,却发现子反醉卧帐中。楚王大怒,于是将子反处斩。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典故: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见到之后十分担忧和害怕。箕子认为,商纣王既然已使用了象牙筷子,那么必然不会用陶土烧制的器皿盛汤,一定会用犀牛角或玉石做的杯子,而玉石杯子盛的、象牙筷子夹的,一定不会是豆类、野菜这样  相似文献   
6.
晟岩 《观察与思考》2006,(5):21-21,23
<正>中国最早的广告记载出现于战国时代宋国韩非子的《外储说右上》“宋人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中国最早对“口头广告”的记载出现于南宋孟元春的《东京梦华录》中。  相似文献   
7.
最早的窃听     
不知从何时开始,打开电视机,谍战剧风靡荧屏,其实,搞情报古已有之,就拿窃听来说,有记载的、最旱的窃听事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详细记载了这次窃听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要从秦惠王的弟弟樗里疾说起。樗里疾足智多谋,人送外号“智囊”,他还是秦国的战将,曾立下赫赫战功,加上本身又是皇亲国戚,特别受秦王宠爱。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眼光     
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箕子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不肯用粗碗具,必将用犀玉杯盘,食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着缎,建殿字楼台,如此将一发不可收拾。不出箕子所料,没过几年,商纣王就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大兴土木,为所欲为,最终身陷周武王重兵包围,自焚鹿台而亡天下。  相似文献   
9.
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一国尽服紫,引起齐国紫色衣料价格暴涨。齐桓公对这一风气带来的后果感到担忧,管仲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衣服。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齐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为典型例子.第一种可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经>的解释、<公羊传>与<穀梁传>对<春秋>的解释;第二种是<系辞>对<易经>的解释,可叫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第三种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可把它叫作实际(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尽管每种对经典解释的著作中也会包含其他类型的解释方法,但上列三种方法无论如何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这将是我们应注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