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1-23
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发出如此一个疑问,作为清官模范的海瑞,行为古怪,开罪众人甚至皇帝,为何能顺利做官,直到死去?作为当时的“先进人物”,“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然而,他是必要的,是体制的产物,作为“软规范”和调和剂的合体。体制有什么样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凝聚力,我们就要产生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哲学家弗洛姆说,“每一个时代模范,都是意识形态的形状,他们要说的话,就是体制的话。”先进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流变至今,还可以看到时代风物的印记,无论是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激情、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霜,都可辨析。  相似文献   
2.
黄瑶 《党史博览》2012,(9):36-41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的贡献 1946年2月,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黄仁宇曾作为国民党军的一个幕僚,随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到达东北,在东北待了4个月。在郑洞国的司令部,黄仁宇负责“接收战地电话的讯息,汇集战情报告,参加参谋会议,接待外国特派员”。他虽然有时也到前线去,将弹药运交前线部队,但并没有实际参战。  相似文献   
3.
“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不简单。黄仁宇就属于这种不简单的人,他是《万历十五年》一书的作者。他站得高,所以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1,(7):67
《现代中国的历程》黄仁宇著中华书局2011年4月版黄仁宇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纵横捭阖、从容讲解的风格,以全球史眼光看中国现代化之路,贯穿中外,畅谈古今。如他自己所  相似文献   
5.
郑建邦 《黄埔》2012,(3):31-33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以其大历史观审视数千年中华历史而著称于世,他的《万历十五年》等著作曾令国际史坛为之瞩目。然而,这位治学严谨、著述等身的著名学者,早年却有过一段不平凡的戎马生涯。1943年初,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六期的黄仁宇,从国内其他部队奉调到印缅战场,担任我的祖父郑洞国将军的随从参谋,参加了抗日战争中艰苦卓绝的缅北反攻战役。  相似文献   
6.
孙骁骥 《政府法制》2014,(23):18-19
古代帝制发展到明朝,虽然表面保持了稳定,国家呈现出一片和乐融融的盛世之景,但华丽的旗袍之下,覆盖的全是跳蚤.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提出的著名论断至今还常常被人提及: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用粗疏的道德教条代替了科学的国家治理,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黄仁宇眼里,明朝政治犹如“潜水艇三明治”,政治上层的文官集团,好比一块大而无当的长面包;底层散乱无序的农民阶层也是一块长面包.这块硕大无朋、随时可散架的制度面包,却是靠尊卑男女老幼的道德勉强维系着.此乃中国封建政治的稳定基础,也恰恰是其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与其笼统地谈论林彪的战术如何"残忍",不如换一个角度,深入探讨林彪的官兵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听从那些"残忍"的命令,一上战场就"疯了"?  相似文献   
8.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的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层机构,共产党改造了低层组织,邓小平及其后继承者重订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黄仁宇以长期革命论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做了重新审视,颇有新见,长期革命论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关联。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长期革命论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好书推荐     
《钱学森故事》●涂元季莹莹著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1月版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爱国励志、报效中华、成才有道、人格如金、科学思想、大师风范等6个篇章121个精彩故事,真实反映了钱学森同志求学治学、爱国报国、勇攀高  相似文献   
10.
南书房     
陈统奎 《南风窗》2011,(10):104-104
《"气"与抗争政治》应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版90年代以后,维护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中心性问题,本书通过几个案例的深入比较分析,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为视角,研究了中国乡村农民群体抗争行动的目标、动力和机制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各级政府在维稳技术和策略上的转变,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