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是否应连续实行“韬光养晦”政策展开激烈争论。作为这一争论的延伸,关于中国结盟的问题也引发了许多讨论与思考。是继续坚持“不结盟”立场不动摇,还是有所选择地结盟,各方言论,见仁见智。尽管对结盟与否的问题争吵不已,但论者对于中国结盟的三个核心问题却缺乏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12日至23日,美国等多国军队在乌克兰境内举行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框架内的“海风-2010”联合演习,乌海军几乎全体出动,派出16艘舰艇参加。就在演习期间,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于7月15日正式签署了《对内对外政策原则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该国的“不结盟地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切身感受和独到观察.在印度政策界和战略界看来,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中美将进入较长时期的战略竞争博弈阶段,大变局下的机遇要远远多于挑战.为此,印度深度调整外交战略,摒弃部分传统外交思维和原则,锚定领导型大国的国家定位,追求带有"印度印记"的国际秩序,构建具有"亲西方"倾向的大国关系,并维护地区"门罗主义",以实现"新印度"愿景.印度的这一外交战略调整将给国际格局及中印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党课》2011,(1):89-92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现有成员国118个,非洲53个国家无一例外地全部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此外还有38个亚洲国家、26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1个欧洲国家,占联合国192个国家总数的近2/3,是一支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自1955年不结盟思想在万隆会议诞生到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至今的50年里,这个由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在反帝反霸、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稳步发展的纳米比亚任剑梅今年3月21日是纳米比亚脱离南非统治、获得独立4周年纪念日。纳米比亚系于1989年11月举行首次全国大选,以努乔马为首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简称人组)获得制宪议会72席中的41席,赢得了制定宪法和组织联合政府的主导地位。大选后努...  相似文献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奉行的长期政策,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政策。但什么是独立自主,如何理解独立自主,如何理解新中国50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独立自主,不同时期的独立自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看似简单,其实许多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都有误区。  相似文献   
8.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既是基于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同时也与美国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国内国际尤其是美国方面的因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大致存在三种发展前景:俄罗斯"倒向"西方而与其建立反华联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走向破裂;中俄正式结成战略同盟,共同"抗美";中俄既不结盟,也不疏远,而在与美国相对良性的互动中向前发展.随着中俄各层次、各领域协作机制的日趋完善及一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未来中俄两国既不"结盟",也不"对抗",更不会相互成为"敌人",而将沿着预定的轨道实现平稳发展,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造福于中俄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1960年9月10日—14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开会,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现有成员国13个。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国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 1961年9月1日—6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并适应国内全面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对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实现了从70年代"一条线"向80年代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转变,对中国的国内建设和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